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蝇王《英国式寓言,英国式悲观》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40:47
  • 61

和某些民族相比,英国人在历史上遭受的苦难很少,没有延续到21世纪的黑暗专制,也没有血雨腥风的革命狂潮。按照粗浅的逻辑,英国人理应对人性和人类社会的未来感到乐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人类自身的怀疑似乎深深融入到这个民族的血液。这个印象来自于我对英国历史粗浅的了解以及最近几年看过或读过的英国的文艺作品。

和《蝇王》的主题一脉相承,我还看过这样一些英国电影:《28天之后》、《28周之后》、《伊甸湖》、《人类之子》,讲的都是失去约束之后,人们抛弃文明准则,只按照动物的本能生存,变得野蛮、凶狠、并且自相残杀的故事。就连一些所谓的喜剧电影也是黑色的,譬如《僵尸总动员》、譬如《热血警探》,前者描述人类变成僵尸以后,疯狂地咬噬同类,后者描述某警探被贬到一个偏僻小镇之后,发现表面和谐的镇子事实上处在一个恐怖的道德委员会的统治之下,这个委员会即使为了微不足道的理由,也会毫不犹豫地夺取别人的生命。

对人性的悲观衍生而来的是对权力的警惕,英国人不相信一劳永逸的革命和社会体制。世界上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动物庄园》、《1984》就来自于英国人奥威尔之手。在冷战时期,对人类第一个现实存在的乌托邦——苏联,怀有最大恐惧和仇恨的也是一个英国人——丘吉尔,他毫不掩饰地称其为人类有史以来最邪恶的政权。

虽然英国人自己似乎千余年来并无大的动荡,然而整个人类的历史让人们感到,英国人的谨慎并非杞人忧天。人类文明的成果有的时候脆弱无比,所谓法律,制度靠的是人们对其的坚持,人们一旦抛弃信仰,文明规则会在瞬间崩溃——《蝇王》中的海螺制度说不管用就不管用了,海螺本身也连同理性的坚守者猪仔儿一起被人用巨石碾得粉碎。

如果没有大人(一个强有力的文明体系)的到来,最后一个有人性的孩子——拉夫尔被消灭也是必然的事情,小岛必将陷于长久的(也许是永久的)黑暗野蛮之中。人类的文明会在这些孩子中重新产生吗?多年以后人们还记得曾经有过那么一段自由的时光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