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巴黎没有摩天轮《巴黎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信念》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37:43
  • 98

喜欢巴黎这座城,喜欢摩天轮荒凉而疏离于人群的意象,自然被书名吸引,买了这本都市言情小说。

幸好是期末极其抗拒复习的时候读,正所谓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书:可用脚趾头一口气看完、完全不需动用大脑,并且可以中途爆发出几声傻笑的小说。自从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后,我就正式告别了青春文学。

老实说,开头男女主角的浪漫邂逅桥段韩剧抓起一大把,大男人主义的王老五啦,意大利人的电梯搭讪啦……真怀疑浅白色是韩剧的忠实fan,毫无新意。只是作为宁默职业的媒体行业与我最爱的本土电影《阿司匹林》里梅婷的职业相通,从而可以引起我多多少少的怀恋。

但最要命的是职场上的京味插科打诨怎么都让人和《梦里》联系起来。尤其是白彦死得很徐志摩,更不自觉地想到陆叙。我还记得当年看到陆叙无稽的死掉先是很白痴地大笑几声然后眼泪巴拉巴拉滴湿整页书;现在,时隔六年,看到相似的剧情——女主角触手可得的幸福又骤然远离竟连眼眶都不湿热一下。对于这种事,见惯不怪了,只会暗骂几声:现实生活得不到的才想在小说寻找,如今连小说里面都无迹可寻,作者你还指望读者觉得人生有希冀不?

此书没有被我评为烂到底倒是因为着墨不多的宁默前男友林非(我猜想浅白色因为别人的职业是摄影师就把“菲林”倒过来读就解决起名问题了)说的话,挺励志的:

于筝笑他,”大师,你有这耐力,还真不如省下机票钱,走路去巴黎!“

他答到,“巴黎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信念。”

这段期间我一直被“信念”这问题缠身:究竟我的信念定位是否合理?如何实现?有没有实现的充分理由?在奔赴理想的路上,因为看不到终点而底气不足,考虑折返,踟蹰不前。太多人又总习惯祈求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如芥川龙之介的《河童》里信守教堂的河童长老说,“其实我也不信仰我们的神。可是早晚有一天,我的祈祷……”;又如《四人餐桌》插入叙述的故事,整村人求雨,结果雨下了,发现只有小男孩一人带了伞。没有信念很可怕,我们在理性和梦想之外需要超越这二者的神秘动力存在,比如宗教。对于吾辈无宗教信仰者,则需要理想亦即信念的支撑。

忘了是哪个作家说的,好像是朱天文吧,大多数妖魔沦为妖魔之前,曾经是神,只是渐渐地失去了信仰,厌倦了信仰才沉沦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