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孟子的智慧《有为者亦若是》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33:54
  • 68

我对儒家学说素来不持好感。论其原由,可能有三点。第一点,是因为自小受的教育。众所周知,自西学东渐后,中国本土文化受到的冲击不小,这也导致国人被动的对传统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与批判。这种态度延续至我这一代时,历史书上已经明文写出了关于儒家危害的时代意见。就当年尚处少年时的我来讲,不可能对这种时代意见无动于衷。换言之,必定受到它的影响。第二点,纯粹出于内在原因,比如莫名的对于儒家大力提倡的礼节上的表面功夫十分不以为然。第三点,是中国泱泱五千年历史告诉我的,整个历史,就是吃人的历史。而整个历史,就是湮灭在儒家光环下的历史。当然,这句也要加上一点。光环背后,是阴阴树立的法家。

这三点,其实也只是笼统的概括,但大约能反映出我之所以对儒家态度的因果所在。傅佩荣在讲述《孟子的智慧》时,因为只需专以汲取智慧,而不必以采取批判精神,所以可以避开许多儒家学说上的硬伤。他的出发点固然很好,但却有为儒家护航的嫌疑。

比如第二十三页,书中原句是:“为什么要受教育呢,为什么要学习礼仪、法律等各种规范呢?这是因为我有真实的情感要表达,而这些规范给我提供一种表达的方式”。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表达方式并非一种。而借助于礼仪、法律来规范完成的表达方式,是否会减损心的真诚呢?

又如第二十五页,为了阐明向圣人学习的道理所在,傅佩荣特意举了两个例子。其一是伯夷,其二是柳下惠。对于伯夷,自从我小时得知他的故事始,便不喜欢他的为人。他为礼而弃国家道义,不观大局,只全小我,何赞之有?到是柳下惠的来去由它,我自屹然,深得我敬。不过事实上,不管我对这两人是贬是褒,他们都不能归类于圣人一类中去。品智极高、才德尽全,才能称之为圣人。伯夷少智,柳下惠少品。

还有第四十四页,小标题为以亲情为重。傅佩荣引用《孟子》中关于舜的假设,原文出自《尽心上》。这段故事,在我看来并不能说清在处理亲情与各种问题之间应该以什么方式、做怎样的抉择。假如舜真的带着父亲逃跑的话,岂非父子皆陷于不义?或若受屈而逃者,以舜之能,何不先查实核证,以正视听?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说,“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源”,依照这个故事来解读,此言确及。

四十九页,又引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我真想将这话反过来讲,变成禽兽之所以异于人者几希。以禽兽为主语,以人为参照物。许多动物相亲相爱是种本能行为,人却需要靠找回丢失的善良——亦即求其放心而已,才能达到这一点。人的智商固然高,而高智商带来的结果却是更多的迷茫、恶念、以及陷于物质生活中的无知。所谓求知放心,在现实生活面前,是许多人都兑换不了的空头支票。

关于勇敢所举的三个例子,一是北宫黝,二是孟施舍,三是孟子引述曾参的话。其一其二,勇敢失于莽撞,真正的勇敢,是自身能在进退之间有所衡量,并且已做好进退之间自己要承担后果的全部准备。至于傅佩荣讲勇敢要上诉于人间的正义、人间的公理。就目前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来讲,正义与公理在很多人身上根本得不到体现。这个社会确实需要打一针强心剂,可是儒家的药效对于当前来讲不可能显著。

第五十五页,修养从心开始,说“如果是别人叫我做才做,我不过是别人意志的工具而已,哪里有什么主体性,哪里有什么内在价值呢?”人类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使得彼此之间必定相互影响,乃至相互左右意志。儒家有一个宏大的却难于执行的框架。

以上所说,是我在读这本书时,直接写在书上的一部分话。出于内在的原因,确实有失偏颇。这点是我是必须承认的,儒家、道家乃至释家的哲学互为比较,我倾向于后两家。

实际上,公允的说,这本书确是一本好书。言词、见解、深度、广度,都使人佩服万千。尤其书中第一章讲孟子这个人,这章最精彩。以一种大的历史观,辅以讲故事的手段,来总括孟子生平。他所受的教育,他成年后的行为,以及他为儒家所做的贡献。其中,以为儒家所做的贡献——传承与构建这一段是最精彩的一部分。第七章所说:辩论不简单亦如是。令人读罢,即倾慕于孟子的智慧,又倾慕于傅佩荣高度浓缩的能力。

人生斯事,若没有形成一种价值观,对于自己来讲是件可悲的事。若是所形成的价值观趋向于利益或是欲望,那么这种可悲就会被扩大成千百倍。读读这本书,不求能尚师、尚贤、尚圣到何种地步,只求自己能一世心安,毕竟也是好的。所谓有为者亦若是,无非就是有为者皆心安罢。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四中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一废一叹,最为生动,千年之后,读及这段,犹能思及司马迁当时形貌心情。他给予孟子极高的评价,说他道既通。傅佩荣也单独将这三个字提出来,以表达他对孟子的追慕。就我本身来讲,这也是我之所于追慕孟子的原因所在。至于他以及整个儒家的思想,我的想法是,仍旧也必须带着有取有舍的态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