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昨日的世界《昨日感慨今依旧》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32:20
  • 80

http://hutianyi.net/?p=931

如果您做过2005年上海高考卷的话,那您一定不会对斯蒂芬•茨威格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因为那一年的语文卷阅读第二篇就是对这位作者一部作品的书评。这部作品,就是他临终前不久写成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茨威格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中篇小说家,传记家之一了。他的很多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包括我现在提的这本书,都是非常著名的佳作。他的很多作品,是欧美国家学生的必读书,在中国的中学生,大学生中也被认为是很好的阅读书目。很惭愧,我这个伪读书人,最近才看了这本书。不过看得晚也有看得晚的好处,就是有些内容如果在我早几年看的时候,我是不一定能理解的,但放在现在看的话,就容易明白了。

这本回忆录是对茨威格一生的回忆,所以前半部分记录了他一战之前的生活。其中呢,我觉得有些内容很有意思。比如他说他的学习生活。他在中学阶段,学习任务非常繁重,不仅要学各种科学知识,还要学习五种语言,所以每天的功课非常多。这点是不是很像我们的中学生?但是,一旦考进了大学,那么他们就彻底解放了,自由了。自由到什么程度?自由到他上大学只去了两次课,第一次是入学登记,第二次是毕业登记——是不是很恐怖?平时,他就拼命地看他原来没机会看的书,充分满足他的求知欲。相比之下,我们的大学是不是显得更像“高四”?

值得一提的是,茨威格说道,当时的大学,始终保持着一种传统:禁止军警进入校园抓人。这个规定是为保护大学神圣的独立性,给各种思想,各种主张的人一个互相交流,碰撞的空间,而不受政治压力的限制。正因为有这种规定,才会出现拿破仑尽管兵败被俘,仍然拒绝巴黎理工大学学生自愿为他参军的要求;才会出现反法同盟进入法国烧杀抢掠,却没有破坏大学一丝一毫的情景。其实这种传统至今仍在欧美,包括日本等民主国家延续,而且普遍以法律形式予以确立。所以以后如果看到国际新闻中,学生白天上街抗议***,晚上回到校园养精蓄锐,大票军警站在校门外无可奈何的报道,也不用觉得奇怪的了。在这方面,身处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们是否会有些羡慕呢?

作者一战前的生活充满了自由,平等和理性,而进入新世纪后的大战就打破了这种平静。

茨威格在后半部分记叙的两次世界大战里,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爱国主义。他在战争爆发后发现,弥漫在整个欧洲的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很容易成为可怕的导火索,人类之间原本美好的平等,宽容,霎时间就无影无踪。这也是为什么书名的副标题叫“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而不是“一个奥地利人的回忆”或者“一个犹太人的回忆”。也正是自从他清醒地意识到爱国主义的恐怖,而成为一个坚定的人道主义,国际主义者后,现实的残酷无情也随之而来,最终他选择了在巴西,于1942年和夫人双双自杀。

我相信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一点: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怎么会成为一种“恐怖”的情感呢?只要做到避免“狭隘”的爱国主义不就行了?其实从逻辑上讲,爱国本身就是“狭隘”的。为什么要爱国而不是爱自己的家乡?为什么是爱国而不是爱全世界?为什么爱的这个范围偏偏是限定在“国”呢?这一点也是我最近里一两年才想明白的:与其宣扬“爱国主义”,不如宣扬“爱人主义”,所有的人都是人,是平等的。

在一战爆发前夕,茨威格从比利时回国,他知道比利时人是不愿意战争的,而身为奥地利人的他也非常清楚奥地利人也厌恶战争。但是一战爆发,全国就弥漫着一片爱国热情中,许久未经历战争的国民们坚信他们领袖的每一句话,他们觉得他们是正义的,一个个原来的无名小卒登上驶往战场的火车时受到了热烈的欢送,全国都在亢奋中。但连年的战争让他们意识到爱国主义的谎言,他们发现原来战争是那么残酷,政客们的宣传充满了欺骗。

一战结束后,人们相信和平终于到来了。可是短短二十多年后,二战又爆发了。非常奇怪的是,战争依旧是披着爱国的外衣。纳粹青年党徒们,把犹太人的书籍,包括作者的书,钉在了耻辱柱上焚烧,口中念诵着“爱国口号”。为什么又是爱国?难道二十多年前的悲惨,在这个以理性著称的民族心中消失了吗?

茨威格回望二十多年的悲惨岁月,眼看着自由,宽容的欧洲精神陨落,他悲观绝望。

那么我们呢?我们如果回望二十多年的岁月,是不是也会有些什么感慨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