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尽头。
火车如是开着。从微开一条细缝,生锈的车窗望去麦垛、灌木、电线杆。不知名的鸟横绕过缓慢行驶的列车。
第几次这样匆匆的离开这座城市?
好想与你乘上去中国的小船,只有你我二人。
船儿永借不还。
船儿永借不还。
船儿永借不还。
斑马线上人们行走的速度便代表了整个城市的速度,写字楼距地面的高度便代表了整个城市的孤独感。所以每到一个城市,总习惯在一个僻静的地方,观察马路上的行人匆匆而过,听听汽车烦躁的鸣声,看看被白云遮盖的高楼。
当夜幕落下,在最高层俯视整座城的繁华。
这便是为什么总习惯预定宾馆的最高层的原因。
一直很喜欢《迷失东京》中的某个场景。斯佳丽·约翰森独自坐在窗台,环膝冷冷注视东京的人来人往。头无力的靠在擦的锃亮的玻璃上,听着声音渐渐模糊的音乐。
虽然行程被挤得喘不过气,依然用每晚仅剩的零星时间阅读完了《去中国的小船》。不同的是耳边没有熟悉的千寻的歌,多出的是窗外十分钟一次的火车路过的轰鸣。
伴着那一声声惹人心烦的闷响,读着最喜欢的一段。
我站在车门前,把车票像怕丢失似的紧紧攥在手里,隔窗望着外面的景致。
我们的街市。
不知为什么,这景致弄得我甚为黯然神伤。
城市生活者那如同举行某种年度仪式般地陷入的、像日常熟悉的浑浊的咖啡果冻一般的精神幽暗再次笼罩了我。
脏兮兮的楼宇,芸芸众生的群体,永不中顿的噪音,挤得寸步难移的车列,铺天盖地的广告牌,野心与失望与焦躁与亢奋——其中有无数选择无数可能,但同时又是零。
我们拥有这一切,而又一切都不拥有。
这就是城市。
蓦地,我想起那个中国女孩的话,
“这里终究不是我应在的场所。”
村上总喜欢把一些毫不相关连的东西放在一起,构成再形象不过的比喻。读他的文章,可以忘记他的国籍。像是汤祯兆评价的"从日本的村上到我们的春树"再贴切不过的形容。
读他的文章,总是有一种无法摆脱的孤独感。也许是他所说的因为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缘故,也许是双脚离地面太远,也许是被掩埋在车鸣中的自己太过渺小而产生的那种无可救药的孤独感。也许只是一种怅然若失而已。
去中国的小船上承载了谁?
资本主义社会中孤独的人们,村上的读者,还是村上本人?
是个人的忧郁,还是整座城的孤独?
这些事情都已无从知晓,只有沿途的麦垛和电线杆无声的掠过窗外。乡村,这里是乡村。
已经忘了这是第几次匆匆的离开这座城市。或者说这种事情无关紧要,根本无需记起。
反正对于一个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一个人的来与去实在是太过微不足道。
只是那些又有什么关系?分离的人注定分离,重逢的人终会重逢。将身体缩作一团,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场所。
也许不过是内心一个能供己喘息的平台而已。
海风再一次吹进狭小的房间,我习惯只开一盏窗台旁昏黄的灯。少了火车的轰鸣,多一丝微凉的海风也是不错的。
在海陆风交汇的地点,朝风庄上闪着微亮的灯。
好想就沿着这海岸,乘上去中国的小船。
船儿永借不还。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30:4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