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奴》是我第一次接触的苏童作品。
看完后我循例上网搜一下反响,骂声一片,说苏童自己砸自己招牌的,说苏童砸了孟姜女招牌的,各式各样,批评的角度和方式层出不穷。虽说在看到众多资深读者的评论后感到些许的惭愧,因为自己看完后不仅没有批评的欲望,反而恶狠狠地感动了一把,不过,忽略我技术层面的浅薄,我还是忍不住喜欢这一本苏童的《碧奴》。
“神话是飞翔的现实,沉重的现实飞翔起来,也许仍然沉重。但人们藉此短暂地脱离现实,却是一次愉快的解脱,我们都需要这种解脱。”苏童在《碧奴》序中如是说。而我正是被苏童的这句话吸引进来的。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本身应该更接近传说,不过《碧奴》里却把传说和神话交融在一起,不管是碧奴和其他桃村女的各种奇异的哭法,还是关于马人鹿人的游戏,还是衡明君门下拥有各种不可思议技能的门客,都带着浅浅的若隐若现的神话的味道。
关于神话,在豆瓣上看到一位大叔说这不是属于我们的神话。他说“苏童虚构了整个社会的地理环境,虚构了民俗,他把普通的老百姓全部变成了感情冷漠并具有某种特异功能或特殊属性的群体。他更把碧奴描绘成一个成天哭泣的,用身体各个部位哭泣的落汤鸡似的女子。在碧奴还没有到达长城之前,我就已经在陌生中迷失,并在她的眼泪里挣扎的精疲力竭了。”
估计是这位大叔长期以来看苏童其他作品积累下来的期待视野和苏童这次的作品大相径庭,所以看完后小小激动了一下。不过,无可厚非的是中国的神话传说从来就是零散的,它不是从书本上来的,是从人们的口中,从民间的琐碎事中,从历史的小风小浪中存活下来的。换句话说,就是谁也没有哪个神话传说人物的具体概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每一个人心目中也会有一个属于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孟姜女。而对我来说,我谢苏童,因为他帮我将心目中原来很微弱很模糊的孟姜女形象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并且拥有强烈感情灵魂的人。一开始的碧奴,只会哭,准确说是连哭也哭得很不得体。因为她的娘在还没有把用头发哭泣的方法教给碧奴的时候就离去了。成了孤儿的碧奴每天顶着乌云般湿湿的头发,桃村里的人都嘲笑她说“碧奴怎么就那么多泪水,肯定嫁不出去。”命运安排碧奴嫁给了同是孤儿的岂梁。两人虽然贫困,但是情投意合的日子比谁都甜蜜。只是后来岂梁被抓去修长城,只是后来碧奴决意要给连完整一件衣服都没有的岂梁送冬衣,只是后来桃村里所有的妇女都孤立碧奴,不愿跟她一起去送冬衣,于是,这次神奇的旅行就由这样一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毫无防备之心和武器的碧奴展开了。从命中注定的葫芦命运,注定漂泊水上的命运,到和盲眼青蛙同步赶路,从总是紧紧抓紧那一件厚厚的冬衣到勇敢地将被迫穿上的丧服拿去染成了蓝袍,从谨守北山下的人们不可以流泪的原则,因此每次受委屈只能用头发偷偷哭泣,到后来将泪水化成她最大的武器------让已经驯为鹿性的鹿人想起遥远的家,让守卫吊桥的士兵要用盾牌抵挡,让泪汤煮出酸甜苦辣五种味道,碧奴的旅程一直在进行,尽管她曾经一度想过埋葬自己,尽管她终于还是破了永不流泪的契约,尽管她被人搜刮得一无所有,但她始终用最纯真的善良面对她周围所有残酷的人和事,她始终有爱。上天赐给碧奴的武器只有一样,那就是泪水,然而,最柔弱的泪水才是最坚强的武器,最柔弱的女子可以化身为最强悍的人。
除了对碧奴的描写,苏童还描写了很多引人入胜的人物。很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一个是对北山下的人们的描写。他们都从天空和大地中寻找儿女们的源头,男婴的来历都与天空有关,男生们降生的时候,骄傲的父亲抬头看天,看见日月星辰,看见飞鸟游云,看见什么儿子就是什么,所以北山下的男孩,有的是太阳和星星,有的是苍鹰和山雀,有的是雨,最不济的也是一片云,而女孩们临盆的时候,做父亲的必须离家门三十三步,以此逃避血光之灾。他们向着东方低头疾步三十三步,地上有什么,女儿就是什么,虽然父亲们会有意避开猪圈鸡舍,但女孩子们的来历仍然显得低贱而卑下,她们大多可以归类于野蔬瓜果一类,是蘑菇,是地衣,是干草,是野菊花等等。还有半人半鹿的鹿人,以梁上君子作为特长而当了衡明君门客的芹素,养了马人鹿人却还会动恻隐之心不忍用真箭射鹿人小孩的衡明君,每一个人就算是普通老百姓在里面都像是不凡之人,很像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里面描写的人物感觉。
苏童说,碧奴是他送给孟姜女的一个新的名字,他说不想小说充斥着“孟姜女”。碧奴这个名字很美,应该说是凄美。而碧奴生活的世界,更是一个充斥着幽幽神秘的世界。
看《碧奴》前的一本书我看的是余华《活着》,最近上现代汉语课,我知道了这两个作家都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两个作家都秉着“人本恶”的观点去塑造小说的环境。但是,两者相比,我更喜欢苏童,因为他构造的世界,细节的描写里永远有种阴暗的华丽。平静又带着点神秘的不可言说的意味,低调得很华丽。
会有很多人觉得苏童把那个古代的世界描写得太阴森了,仿佛没有一个人可以相信。但是不要忘了,碧奴的世界里尽管充斥着形形***各顾各的自私小人,但她始终还有一个她自己。她始终拥有一个坚定的自己做自己的后方。最深的绝望才可以引出最深的希望。我想我从《碧奴》里读出了这句话。每次当我看着作者用很华丽的词语说出碧奴下一个要去的地方,每一次我记下一个个很美丽的名字,我就知道,碧奴一定又会遇到什么不幸的事情。百春台不是碧奴的春天,蓝草涧也不是碧奴的世外桃源,芳草驿更差点让碧奴丧命,其实,最光明的地方才隐藏着最深的黑暗。
“碧奴在水里把岂梁的鞋子洗干净,然后她在水面上照了照自己的面孔,月光下的水面平静如镜,可这么大的镜面也映不出她的脸,她的脸消失在水光里了。她看不见自己,刹那间碧奴不记得自己的脸是什么样子了。”之所以用这段文字来结束,是想要提醒自己,未来就算像碧奴一样寂寞地赶路,也要像她坚强地走下去。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29:3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