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国内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作品,也不太喜欢当代很多作家的散文与小说,尽管我是这类书的爱好者。那些远去的年代,那些荒唐的事情,那些苦难的岁月,那些压抑的生活,不是我所乐见的。
她,陈丹燕,是我难得喜爱的当代作家了。
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求知欲最旺盛的年龄突临铺天盖地的政治宣传,使他们的精神生活一片荒芜。
而她像漏网的鱼,自己沉浸在那些零星散落民间的欧洲文学艺术里,一经接触,立刻就成了她眼中的甘泉。她看欧洲古典和现代的绘画,听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而且,她热爱欧洲。
所以,她孤身去了欧洲,以她的独特的方式,一去便是八年,一个人走走停停,参观卢浮宫,去歌德的家,住小旅店,写《柴可夫斯基不在家》。
她讲她的欧洲情结,讲她在柏林、彼得堡、慕尼黑、翡冷翠、卢布林、托斯卡纳……在那些美丽的城市里寻找一些芬芳,一些温暖,一些动情。
她的文字里,至少那些《今晚去哪里》、《木已成舟》足够温暖我,她的旅行里有一种文人,女人的细腻,象磨砂石并不惊艳,却磨砺出生活的芬芳。我记得,她的那些照片里的窗台,旅店里的厨房,帐单,欧式的门,蔷薇,和一张张普通的陌生的脸。她的旅行,对于我来说,就是我长期积久而来的梦。只是她替我作了描述。
慕尼黑老机场温和且华美浓稠的咖啡香,巴伐利亚那么蓝,那么干净甜蜜的天空,雪堡墙壁上开满枝的淡粉色玫瑰,柏林窗外压弯了绿枝的白色丁香,卢布林树下熟透掉落拥有颓败直指人心的美的黄色浆果……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27:3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7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