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圣女的救济《不惊人,但依然优秀》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25:47
  • 82

看完书之后就来看评论,感觉说失望的比较多。但就我个人而言,觉得这部仍然是部优秀的作品。

我看的推理不算多,要评论什么诡计、手法,我是说不上来的,只是想从写作角度、写作手法这些方面说说自己的想法。

首先,大家都在把《圣》和《X》做比较,作为同一系列,的确无可厚非,但在很多方面,我觉得作者对两本书的切入点是不一样的,这造成了两本书很难放在同一个层面上做比较。

拿掉所有框框条条,《X》讲的其实是“一个扭曲天才的普通生活”(喂!),它的切入点是一个不同于普通大众的角色。而《圣》则讲的是“一个普通女人的扭曲生活”(喂喂!),切入点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主妇的角色。

切入点的不同自然会造成写作角度的不同。在《X》中,以石神为写作视角直接展示人物性格、心理的篇幅不在少数,这能让读者直接感受到角色的想法和魅力。而在《圣》中,以绫音为写作视角的几乎只有开头和结尾两部分,整个过程几乎都是以其他人的角度去观察她,因此观众也只能间接去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有人认为这次的人物塑造不如《X》里生动,我觉得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对书中的其他人物和我们读者而言,绫音是一个谜团,但同时又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她对警察和读者要表现出的“悲伤、脆弱、坚强”等等,都是我们可预见的“一个普通人的正常反应”。所以有人觉得绫音这个角色“平面,脸谱化”是可以理解的,绫音这种“又是谜团所在又要竭力展现其普通性”的矛盾注定了作者不可能一来就展示出她太多的特质,而只能尽力铺垫她作为“普通人”的常性,为了与最后的逆转做出反差。

作者在《圣》中,力图塑造一个普通人的形象,而普通人跟天才相比,谁更具吸引力,答案一目了然。虽然人们常说“各人有各人的魅力”,但想想现实中你会觉得你家楼下天天九点上班六点回家的阿叔深深吸引你么……所以绫音这个角色的特质,就在于她有一种普通人的特性。

也许有人会吐槽“都想出这种杀人方法了还算普通人?!”,但当我看到揭破案件手法的那里,我在惊奇之余却觉得尽管是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的手法,却能让我信服。也许同为女性,我觉得能够理解绫音的感受。

以《占星术的杀人魔法》作为对比,尽管前面的诡计、手法唬得人一愣一愣的,但当看到作案动机的时候,我傻眼了,只想对凶手和作者说:“犯得着用这么牛掰大费周章的手法么……人家灰姑娘过得也挺惨的啊也没见人家就把恶毒的继母和两个姐姐分尸后抛洒全国各地啊……”(喂,喂!)

觉得日本推理小说中有不少作品在最后讲到作案动机的时候,只想让人浑身脱力地归结为“你怕是疯掉了”“神经病”“变态”这种非常规罪犯,而不能让读者十分信服。

跑题了,说回《圣》。正如汤川最后感慨的“女人这种生物真是有够可怕的”一样,想象一个普通女人倘若处在和绫音同样的境地里,虽然未必人人都会做出杀人这样的行为,但肯定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异变吧。而绫音,只是她们中走向的极端的那一位。

(以前现实中报道的杀夫案也不少嘛,还有看似只懂家事的妻子凭借蛛丝马迹就能揪出头脑精明事业有成的老公外遇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女人这种生物……)

那么我想说一下绫音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有人在评论里觉得“圣女的救济”这个标题起得有点莫名,觉得绫音的所作所为既非“救济”,而她本人能有这种心思,也绝非“圣女”——我只能说,这位读者真是太实在了……这标题怎么看都是个反语啊……

一开始我也对这个标题摸不着头脑,但看完全书,就觉得“圣女的救济”真是起得十分精准,并且一语双关。在结尾倒数第二章,绫音的自白,最后一段——“绫音点点头,说了句‘是吗’。从这一瞬间,她对丈夫的救济就永远结束了。”

看到这里,不由觉得一阵心冷。我觉得一个角色之所以深具魅力,一定不是因为他/她在某一个性格的方向上做得很足,走得很远,而一定是在其主要性格的反方向上偶有闪现。正如漆黑中的几粒光亮,或者一片雪白中的某些黑粒,正因为有了反差和对比,才让角色得以生动,真实,得以“活起来”。

举例来说,如天蝎小猪(牛!)所提到的,《白夜行》中塑造出了经典恶女形象。但试想如果西本雪穗始终都以一副“魔女”形象示人,她还会这么吸引人么。正是因为她在“品质邪恶、性情冷酷”的常态下偶然显现出几丝平常女性的天性,就如黑色中闪现的几个白点,又迅速被黑暗吞没一般,因其短暂,才让读者记忆犹深。

而绫音,她一方面用那种不可思议的手法随时准备毒杀丈夫,另一方面又不断以自己的方式“救济”着丈夫,并且最妙的一点是,作者在谜底揭开前,一直让绫音以“突然丧夫、且丈夫与自己信赖的助手偷情”这一弱势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也一直表现得端庄有礼,偶尔难忍脆弱,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乏味。但又始终将凶手的矛头指向她,让她在“圣女”的面具下隐隐散发几许阴暗气质。到最后谜题揭晓,绫音的角色突然就转换到费尽心机的“魔女”,但在这之下,又让人感到她对丈夫的爱(尽管这爱让我无法找到准确的词来形容),以及悲凉。这种在“魔女”与“圣女”间的拉锯和转换,正是绫音这个角色的最大魅力所在。

然后想说一下其他几个主要角色的塑造。好几篇评论都认为汤川这个主角太不抢眼。我觉得这是因为整个系列本身的设定问题。汤川这个“名侦探”说到底只是个对于科学谜题感兴趣的物理学教授,这个设定既是本系列的特点,又称得上死穴。特点方面就不赘述了,“死穴”在于汤川不能真的像诸多名侦探一样没事就跑犯罪现场(或者人到哪哪就遭殃……尸横遍野……生灵涂炭……),不跑犯罪现场就意味着出场机会大大减少,出场机会少就等于能展示人物个性、塑造人物形象的机会也少了。所以大部分时候,出场机会都让草薙和内海两个警察拿去查证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X》中,因为汤川和石神是旧识,所以汤川可以直接去找石神,展开剧情,两个天才面对面的交流,惺惺相惜,到最后的抉择,这种角色间的互动无疑是直接提神石神和汤川的角色魅力和生动程度的利器。但在《圣》中,汤川和绫音素不相识,惟一的纽带只有警察。即使为数极少的见面也完全没有交锋,而只是客套地打招呼(……),尽管作者已经用了一些“萌要素”来提升汤川这个形象的生动程度,但是无奈在这一本书里他基本属于一个幕后角色,所以角色不够丰满生动,也不意外。

对于新加入的内海薰,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一开始大概因为受日剧的影响,先入为主地把小说里的角色认为同日剧里那个花瓶差不多。所以在小说中内海屡次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时还会有“哎呀,她什么时候变这么聪明啦”的违和感……但逐渐也适应了小说里刻画的这个内海,觉得她要比日剧里灵活聪明得多。

接下来说草薙。其实我觉得本书的不足之处,主要就在于对草薙的刻画。他对绫音的感情所占篇幅过多,有喧宾夺主之感。我不知道作者这么安排是为商业元素,也就是将来的影视化做考虑,还是为了以草薙对绫音的感情来衬托出绫音这个角色的一些特点。如果是后者的话,那无疑没起到作用。因为书中也提到连草薙也无法了解真正的绫音,那么读者又怎么可能凭草薙的视角来了解她呢。

我自己觉得作者在表现绫音从认识她丈夫到好友自杀到下毒再到决意杀夫这整个过程的心理转换表现得不是那么细致,仅用了倒数第二章一个章节来讲明因果。如果再多着墨于她的心理活动会怎么样呢。不过这样写没准会让作品拖沓冗长也未可知。这一点有待商榷。

另外一个不足之处就是结尾,确实是“偶像剧”了。和《X》那个结尾相比缺乏力度。

其实《X》和《圣》最根本的共通点,在于它们实质上都是关于“爱”的作品,只是展现了爱的不同形态。

总体而言,我觉得一个男性推理作家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女性捉摸不定的心理状态,并且让人信服地表现出来,光从这一点就不能说作者“漫不经心,敷衍了事”。诚然这不是一部惊人的作品(没有作家能部部作品都惊人,除非他一生只写一部),但依然是一部值得阅读的佳作。(如果可以的话想打四星半)

----------------我是物质的分割线-------------

最后要抱怨的是定价。整本书15万字,居然定30块……不就是封面是个硬壳么……

对于我这种对书的平整干净有偏执症的人而言,不管软壳硬壳都能保存得完好无损。而对于有些不在乎这种事的人,再硬的壳他也能给你掰软了……

所以基本上这个“精装硬壳”对大家而言没有任何意义……除了能让出版社加价…… -,-

虽然我是去批发市场六折买回来的,不过这个定价还是觉得贵了。以字数来说,平装20到25元觉得比较适中。

--------------我是穿越的分割线----------------

突然想到用《X》和《圣》来简称,会不会被当成《X战记》和《圣传》呢……囧rz

以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