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有产阶级的法律《法学家的精神分裂症》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22:25
  • 82

如果不是考虑到传媒对于可读性的要求的话,我们一定可以说本书的作者对于讲故事已经达到了形成某种癖好的程度。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给了你一些启示,又留下许多悬念,让读者欲罢不能。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这是一本令人手不释卷的书。再加上每个故事中都配有妙趣横生的漫画插图,在图文的共谋下,读者那珍贵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被成功“窃取”了。

然而本书的作者,一位知名法学院的教授,也算是悠哉游哉的有产阶级,他的笔中却蓄满了焦虑。他讨论法律、法学和教育,历历在目的不是什么圆融和谐的东西,而是一切事物的双面性。与当下许多试图贩卖某种终极智慧的人不同,本书的作者兜售的是问题、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和那些远不是正确答案的回应。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思想的“毒药”,而作者却坚信批判精神是激情和实践动力的来源。而他高明之处正在于尽拣人们身边最切近的东西说事儿,来个“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令人不得不正视问题。

“可怕”的是,作者所描述的这些“耸人听闻”之事,并非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每个人都浸润其中的母液。“我们总是生活在一个无法自拔头发从而脱离地面的‘法律地球’上”。故而,每个人都注定将成为法律知识的“角斗士”,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作为法律博弈的筹码。

那些白纸黑字写下来的所谓法律条文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法学院中教授们喋喋不休的公平与正义也并非这个世界的全貌。走到这个点上的人所目睹的是一个断层,我们用诸如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划分来描述这种分裂,却没有人能够给出一套方案如何将断裂的世界粘合起来。于是,“精神分裂”似乎将成为生活的常态,这种状态挺不好受,不过你又能拿他怎样呢,它确实比一切的伟大构想都更真实地充斥着人的心身体验。故而本书的作者只好提出一种策略:“法律人唯一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只有一个:提醒自己是在这种分裂之中的。”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你会发现作者似乎尽是在跟一些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较真儿。在谈到法律的施行日益“斯文”的时候,作者脑袋里面的批判意识却在“逆流而行”,警惕诸君:“打这提升的法律统治,是在‘根’处摧毁言语反应的能力。现代社会有时可以发现此种深度的‘失语症’。”颇有些福柯的味道呢。

而在“法治”已然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时,在那些载歌载舞的人群旁边,灯火阑珊处却立着一个萧瑟的身影,口中喃喃地说道:“法治的目的不单是‘法治’,而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生活这个事儿太大了,以至于我们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忽略了它。

然而法律,特别是西方人那一套建立在理性上的精巧规则体系,实在是太迷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意淫的需求。因此,世间所有美好的幻想都不自觉地集中到法治的旗帜下面,各自携带者大量的赞美之词。有趣的是,正是这位靠教授法律为生的人,却在自己吃法的家伙上表现出绝深怵惕,如同临深履薄一般。在他看来,那些膨胀着的法律知识如同霍布斯笔下的“利维坦”,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活世界。为了避免一切未来可能出现的“异化”,作者提示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视追求法治现代化的初衷”,因为这艘“泰坦尼克号”似乎有着偏离航道的危险。

可能作者所要反对的并不是法律本身,而是将法律变成一门科学的那种企图。因为这种意图实在是听起来太美了,却并不真实。追求形式的美感和操作的便利,怎么能够以牺牲生活的舒适与活力为代价呢?这是一个再朴实不过的算计了,可是有哪个理论上的经济人将这一点考虑进了成本计算呢?

另一方面要承认,作者的较真儿是很温和的,毕竟他还是一位法学家。正如同他分析吴经熊一样,不管如何追寻浪漫与不羁的生活,却始终无法与那“按部就班”的日子决裂。纠结?冲突?撕裂?你可以说这是法学家的孽缘,理性把他悬着,不能真“疯”了去。尤其是作为一名敏感的法学家,其内在的冲突可想而知。如果说一位诗人、思想家可以起而挑战那些挤压他的东西,那么法学家所能做的或许仅仅是反思。他们没有办法在割断命悬一线之后,于虚空中飞翔。从气质上来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法学家。

故而当你无法接受尼采、萨特时,你仍旧会认同法学家的反思,他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批判,还有支撑批判的基础。而这样的基础往往同时也是批判的对象。这样的处境是多么的尴尬啊,处在其中的心灵难免分裂之苦。

不禁释卷而叹,法律有意思吗?我们在其中左右皆错。法律没意思吗?我们的身边左右都是它。诸位,告诉你吧,我也是个法学家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