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崩溃》那本书写了什么,是描写大灾难吗?
我告诉她:那本书,写的是社会为什么会走向崩溃。那本书里,戴蒙德说,环境问题一点也不新鲜——“从50000年前智人发展了现代发明、效率和狩猎技能,对环境资源的持续性管理就一直是个难题。”古人根本不是清白无辜、天真无邪地生活在伊甸园般的大自然中,他们中的许多社会曾因解决不好环境问题走向崩溃。这本书便是挑选了几个成功或失败的范例进行分析。
哦,环境,又见环境。
宣传环境重要性的书,这几年果然多起来了。好在我见过的其他大部分书仅靠罗列数据来吓唬人,至多,也不过详细堆砌一下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像戴蒙德这本书一样,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讨论,用逻辑完整的论证来吓唬人,倒也还新鲜。
戴蒙德这种逻辑清晰、论点踏实地分析历史的态度,据说比较“科学”。“戴氏科学读史法”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他对复活节岛的分析。
故事是这样的:考古学家们曾研究过一座太平洋上小岛,岛上有残缺的巨大石像——12吨重的巨石放在几十吨重,数十英尺高的石像头上。
在没有起重装置的古代,巨石如何被运输,石像如何制成?有人推测,他们用的是木撬。但问题又来了,今天的岛上没有大型的树木用以制作木撬;没有肥沃的土壤来生产这项大工程所需的粮食;甚至没有坚韧的树皮去制成又粗又长的绳索。
根据岛上沉积物中的花粉和坚果化石证据,科学家们推测:很久以前,岛上曾有巨大的棕榈树。这些棕榈树,曾与岛上的其他植物一起,共同组起了一片繁郁茂密的森林。森林吸引了鸟类,巨木还能造船出海打鱼。有人发现了这个椰林树影的小岛,移民过来定居,生活太安逸,自然会人口增长,野心也增长。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当地人砍伐森林,辟出空地种植粮食。为了彰显部落的权威,部落首领砍伐森林,运输巨石,建造石像。森林越来越少,水土流失就开始严重,前来栖息的鸟类也不来了,饥荒发生了,甚至,到了最后,岛上还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对这个例子,戴蒙德的看法是,复活节岛的故事是孤岛上的社会从诞生到繁盛再到衰亡的一个缩影——这个例子中,不涉及强敌在侧和友邦失势,只有环境问题,以及社会自身的应对之道。所以,复活节岛的故事是今天全球化后地球村的一个隐喻。
岛民在砍倒最后一棵棕榈树时,会说些什么?
戴蒙德觉得,也许,他们什么都没说。因为,灾难的到来,如同温水煮青蛙,一切都在悄悄进行。岛上密密麻麻的棕榈树森林年复一年在悄悄地变化,微小到难以察觉。今年在这里砍倒几棵,明年,荒芜的园地里也许会长出几棵新的。年复一年,树木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也就愈加不受重视。当最后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棕榈树被砍倒时,这种树早已丧失了经济意义。
这是戴蒙德总结的崩溃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之一:没有察觉危机。
危机发生,因为未能及时察觉问题,听上去至少合理。但察觉问题之后,某些群体却仍会无动于衷,直到最后社会崩溃。戴蒙德说,这种无动于衷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常见反应,这是因为,一个成熟社会通常有自己坚持的核心价值观,而对一个社会而言,成败的关键在于知道哪些核心价值观应该继续尊崇,哪些应该摈弃?
他用三个章节、将近百页去描述消失的维京社会,就是希望用这个资料更充足、西方人更熟悉和亲切的例子来描述价值观在社会存亡中的重要性。
维京人带着自己不列颠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到了冰岛,他们仍然坚持昔日的生活方式,坚决不向冰岛上的原住民学习,一意孤行去地坚持走农耕路线:放羊养牛,夏天割干草,冬天发愁牲畜的草料;春天里,还要把虚弱的牛抬出牛棚以接受日照和风的滋养。终于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
当然,除了价值观,维京社会的崩溃与其权力分配有关,这种权力分配令这个社会坚决地拒绝创新——作者写道:曾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变维京人的状况,比如,向因纽特人模仿或发明新的造船方式和狩猎技能。但这些创新会威胁到首领的权力、声望和特权利益,所以得不到支持。维京社会最终频临崩溃时,首领们发现自己孑然一身,没有任何追随者,“特权赐予他们的最后一项权利就是成为最后一个饿死的人。”
维京的例子自我审视一下,我们所持的价值观、正在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不是需要被摈弃的那种。
就像戴蒙德在书中评价的中国:一旦这个地域广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第一世界国家水平之后,全球人类的资源利用和其对会环境造成的影响将会倍增。
戴蒙德认为:中国问题是影响这个地球孤岛的关键问题。中国篇的结尾处,他总结到:目前,这个国家的未来还不确定——“不仅由于中国在世界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更是因为中国历史的特色之一就是‘摇摆不定’”。但如果中国***将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置于人口增长问题之上,以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魄力和效率来实施环境保护政策,那么“中国的将来必定光辉灿烂”。
尽管书中,戴蒙德忘不了多次重申:“环境差异并非惟一原因”。他甚至只是很小心地把自己的结论描述作:“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制订合适的经济策略,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社会成功败关键。却还是招致了一批同行的批评。《纽约时报》上,他们批评戴蒙德的《崩溃》和《病菌、枪炮与钢铁》说:“戴蒙的优点就是简单。只要智能健全的人就能领会,不必太绞尽脑汁。”他们觉得:在戴蒙书中,人类显然不是由观念和意识形态推动的思考者,而是被其所处环境摆布的卒子。所以对他的说辞极度不满。
也许,人类的天性本身,就并非寻找绝对的理性与正确,他们只想寻个合理的解释罢了。而在《崩溃》中,戴蒙德的解释,听上去至少还算合理。我们该如何对待自然?却是个值得深思的严峻问题,毕竟,大自然并非一个合理解释就能糊弄过去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1:01:2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