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旅行,所以爱屋及乌,对以旅行为名的书也比较感兴趣。看过好些有关旅行的书,却发现大多只是泛泛而谈,类似于景点介绍+个人总结之类的东西,缺少独到而深入的见解。相比单纯的游记,更喜欢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西班牙旅行笔记》那样的书,那种立体化感知一个城市、一种文明的方式。前段时间,看了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被其中那些关于旅行中细腻感受和意义分析的精到文字给震慑,手不释卷,一气读完,并细细做了书摘。
说实在的,《旅行的艺术》并不是一本叙事性很强的书,里面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华美抒情的文字,它是细腻的,但更是精准和理性的。它让我联想到我最喜欢的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混合了叙事、抒情、评论等,不像传统的小说,以叙事和对白为核心。这种风格,喜欢的人会很喜欢,就像我大三时读《约翰-克里斯多夫》时曾三月不知肉味,但不习惯的人会觉得它不知所云、支离破碎。我想,对于不喜欢旅行或者对于深究旅行的意义毫无兴趣的人来说,读这本书会是一种折磨。因为它不是旅行手册,也不是景点和美食指南,它只关乎什么是旅行、旅行的意义这些核心命题。
与很多人不同,相比《旅行的艺术》的后半段,我更喜欢前面一半。那种精确描摹旅行细微体验感受的文字我是平生第一次得见,细品之下,心有戚戚。
德波顿指出旅行与思考的关联:“旅行能摧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在流动景观的刺激下,那些原本容易停顿的内心求索可以不断深进。”一直认为,旅行是包含推开家门出发到回家的一整个过程,“在路上”就是旅行的状态,那种认为只有到了“真正”的景点游玩才是旅行的说法是可怜而可笑的。旅行的意义也不单单在于欣赏美景、品味美食,旅行更是扩展视野、刺激困顿的内心、引发思索的手段。
他进一步描绘了旅行中飞机带给我们的感觉:“飞机的起飞为我们的心灵带来愉悦,因为飞机迅疾的上升是实现人生转机的极佳象征。飞机展呈的力量能激励我们联想到人生中类似的、决定性的转机;它让我们想象自己终有一天能奋力攀升,摆脱现实中赫然迫近的人生困厄。……云朵带来的是一种宁静。在我们的下面,是我们恐惧和悲伤之所,那里有我们的敌人和同仁,而现在,他们都在地面上,微不足道,也无足轻重。”就像他说的,在空中飞行,会给人一种奇妙的虚幻感,它让人与尘世的距离就像万米高空的物理距离那么遥远,从空中俯瞰大地,看着渺小如沙盘玩具的高山,那些琐碎的烦恼很容易就被抛在脑后。与有些人不同,我还非常享受飞机起飞时的那种“推背”感,它让我有迅疾逃离世俗生活的***。有关铁路旅行,他说道:“车厢里一片沉寂,只听见车轮有节奏地敲打铁轨的声音;这有节奏的敲击声和窗外飘逝的风景把人带入一种梦幻之中,我们似乎出离了自己的身体而深入一种常态下我们不可能涉及的地带,在那里,各种思绪和诸般记忆错杂纠缠。”无论火车还是汽车,长时间的旅行带来的些微身体疲劳,加上兴奋和期待,就带来奇妙的催眠效果。我曾经在去新疆旅行途中坐过大半天的汽车,虽然窗外只是砂砾、高山和草甸,但一样可以引发许多杂乱无章的思绪,例如童年往事,例如西游记,例如维姆.文德斯的电影《德州-巴黎》,让我独自乐在其中不能自拔。
德波顿高度评价旅行对于人类、对于社会的意义:“反倒是踏遍千山的脚步,看尽万象的眼睛,保留着对人类生态的整体了解,因此也保留了足够的视野、体察和同情。他们成了冷漠社会中一股窜动的暖流,一种宏观的公平。这就使现代旅行者比古代同行更具有了担负大道的宗教情怀。旅行,成了克服现代社会自闭症的一条命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旅行绝对不是那种热衷于购物、美食的“物质式”旅游,真正的旅行者不是急吼吼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到宾馆打牌”,而是应该把脚步放慢再放慢,成为“慢吞吞地关注各地大量零星风味、琐屑世情的陶醉者和凝思者”。我认同他的说法,因为个体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在群体生活和日常琐事中度过了足够多的时间,在难得的旅行中,应该回到自己的内心,更加注重主体感受,注重“漂泊体验”,去实现“感受的拓展和审美的产生”。从这个角度讲,目的地是哪里其实并不重要,甚至景色是否漂亮也不是最主要的,关键要看有没有新的体验,产生新的视角。无论旅行地是贫穷还是富裕、是青山绿水还是荒凉高原,只要那片异域能激发旅行者足够的想象力,“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解脱出来,暂时将那种富足却委琐的生活中以及世俗的思维定势抛于脑后”,进而获得全新的感觉,那么这次旅行就是有收获的。
《旅行的艺术》虽然也强调资讯和文化水平对于旅行质量的影响,并将缺乏足够准备的旅行称之为“危险”,但纵观全书,它更强调的是想象力对于旅行的重要。 德波顿说:“如果我们在加油站,还有汽车旅馆等地方发现了生活的诗意,如果我们为机场和火车车厢所吸引,其原因也许是我们明确地感觉到这些偏僻孤立的地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场景,使我们能暂时摆脱因循僵滞的日常生活中难以改易的种种自私的安逸、种种陋习和拘谨和拘囿,不管它们在设计上是如何的不完美、不舒适,在色彩上是如何的不含蓄,在灯光上是如何的不柔和。”诗意并不总产生于客观上非常诗意的物理环境,它更依赖的是旅行者的心灵,只要有了诗意的心灵,哪怕在废墟和荒漠、哪怕面对一砖一瓦,都能产生诗意的感觉来;反之,如果哪怕在旅行中也充盈着实利的考量和现实的眼光,又能收获多少旅行的乐趣呢。德波顿甚至举出“家中旅行”的极端例子,虽然看似荒唐,但却并不可笑,只要能乐在其中并有所收获,谁能说这比那些大鱼大肉的纯物质游、购物游没有意义呢?
德波顿还用诗意的笔触描述了旅行照片的意义:“具体的年、月和日的记载,透露了在乡间遥望河谷的那些瞬间,或许就是生命中最重的一刻,让人获益良多,所以值得像生日或结婚纪念日那样铭记在心。……我的思绪被带离了繁忙的交通和拥挤的人群,回到了那些我叫不出名字、却非常清晰可见的树木面前。这些树木成了我思绪得以休息的避风港,他们保护着我,使我免于陷入焦虑的漩涡,并且在那个下午给了我一小部分生存的理由。”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虽然我也反对那种旅行中只拍照片不重内心体验和感受的做法,但对于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无视照片”论者,我也同样不认同。人,毕竟是一种健忘的动物,“忘记的都是不重要的”这种说法毫无理性可言,因为生理的老化,很多本想留住的美好记忆会不由自主地逝去,很多本想忘却的痛苦却会长久留存。为了重温旅行中的细微感受,为了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片刻美好的平静,旅行中所拍的照片、所写的文字注定成为重要的媒介。
书中有一句话似乎点出了全书的主旨:“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而这种幸福,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研究旅行只是一个起点,一个侧面,我想,我们更需要放慢脚步,去拓展研究、冷静思考幸福生活的真正意义。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21:0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