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外国文学史《粉饰太平》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19:45
  • 47

列夫.托尔斯泰很可爱。82岁的时候还因为家人的不理解和自身思想的矛盾而离家出走。最后因为坐火车感冒还是怎的,在一个小小的火车站见了上帝。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身体相当好的老头,82随还能离家出走。其次,一个老头到了82虽不是想着怎么样颐养天年、含饴弄孙,还深切关怀着国家命运,耿耿于怀于社会的贫富不均。不用再次,就凭这两点,也说明他有足够的可爱,让人忍俊不禁,的喜欢了。

不知道我可不可以说,这个可爱的老头还是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他也跟建国以后的老毛一样,翻了同样的错误。社会的贫富不均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现实。也是社会蓬勃发展的原动力。强迫人放弃自己拥有财富的权利更是一个愚蠢的行为。追求美好、幸福,是生命与生俱来的权利。即使是物质财富,它也是美好和幸福很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保证。所以我说托尔斯泰很可爱。

我很佩服他巨匠型的创作成果和创作动力以及创作热情,身体好是一个大的因素,自身的文学素养及生活经历还有坚持,也是很大的成功的因素。想起国哥上元明清时讲的那些明代写戏剧的作家和写手,偷工减料着,鸡毛蒜皮者,甚是可爱,甚是可爱。

对国外过去以及现在的状况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们五千年文明大国,夫荣妻&子贵,是一个目前为止还有我估计的很多年后都是一个现成的很行效的模式。至少我们家,是如此这般的遵守着这个传统。无可厚非。国外,美国可能不同了,应该也只能指某些家庭,我看的这些美剧。这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和家庭的构成方式。女人天生有她处理家庭十五和对男人的驾驭能力。这是天赋和千百年来的传统赋予与传承下来的。颠覆?谈何容易?有这必要?

独立,应该不是形式上的独立,而应该是精神上的。千百年来的女人,大多是没有精神的,她们的精神就是男人。男人的精神如何,她们就如何。附庸,不是夸张,是现实。要拥有完美的生活,恐怕不是离家出走,独自流浪,尝尽辛酸就行的。深刻透顶的反思,以及一点一滴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也许能见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外国文学是唯一没有令人呕吐的就是他关于大多数作家的生平简介部分。于我来说,是很有震撼和启迪的。基本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小家庭条件很好,受到父母或亲人朋友的影响对文学产生兴趣并一步一步走上这条路的,以也是巨匠型的歌德为代表;这个一部分是从小苦到大,有很深很切的社会生活经历情感因此而相当的丰富细腻充沛,看起来蓬勃语出的不行,因某个很偶然其实很必然的机会上了这条船的。这个以高尔基为典型。

我们的文学史,首先要以能代表整个时代,接上马克思主义共名,并在他们的当代和以后产生深远影响并著述超级丰厚才能立在文学史丰碑的最上边,这样一路往下排。嗯,19世纪中以前的的歌德、雨果,和这以后的巴尔扎克和列夫.托尔斯泰,他们除了接上马列共鸣需要商榷以外,其他并没有可以二话的。至于其他的我也不想多说。

只是到大三,看完这些文学是以后,我愤愤的意识到,文学,在中国,始终是政治的附庸。我不知道其他国家的是怎样。至少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学生拿大集装箱文学史做教材的年代,很明显。很可惜,我到现在才有点醒悟过来。这样一个对文学的指导思想,文革时期最突出最典型。现在只是文革的儿子或者孙子,没有这么猖狂或者有生命力而已。毕竟,人民觉醒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统治者的文字狱,不管哪个朝代,都很正常。就像蚂蚁给自己搬运食物一样正常而可以理解。求得生存的我们,便变得困难了。很抱歉用朝代,呵,其实,不管怎么说,某些东西,换汤不换药的。

一切太平盛世,都有它的粉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