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小时候经常对我们讲述她的生死奇迹。抗战的时候,她还是个新婚妈妈,背着几个月的姑姑到处避难。有一年,她随着难民潮跑动,由于拖着孩子,行动不便,最后只她和另外一个妇女落在了后面。前面是一条铁轨,后面是战火滚滚、炮弹声声。她们当然听不到火车气鸣声。她直冲冲横穿了过去——火车就在她身后,呼啸而过。等她反应过来,火车早已开过,另外一个妇女脸色铁青,四肢僵硬,站在对面,任凭她怎么叫喊都没反应。
家里在80年代的时候开始盖新房子。那时候老爸刚二十岁的样子,已经开始撑着家里大局。奶奶那天跑到工地上去送水,站在院子一个地方良久。忽然她像听到了什么召唤,或者看到了什么异象般,转身挪动了几步——二层吊着的一块水泥楼板轰然掉落,就落在她刚刚站着的地方。
弟弟小时候走丢过三次。有一次是在邻镇的一个村里,庙会,婶婶脱离大家,抱着刚出生的小堂弟回娘家去了(在邻村)。剩下爸爸妈妈叔叔和弟弟一起,在庙会上逛。农村的庙会人是极多的(小偷人贩子自然也是极多的),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也是极多,弟弟就在盼顾玩耍间走丢了。爸妈叔叔全都急坏了,可跑遍了整个庙会都找不到。婶婶就在回娘家的路上,遇到一个熟人,停下来聊天。然后就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四处奔突,由远及近。那孩子走近了,走近了,看到她就止了哭。正是弟弟。如果没有遇到这个熟人,她早已坐在娘家的屋子里,根本不会被弟弟撞见。而就在当天,同村的另外一个孩子走失,再也没有找到。据说已经被卖到外乡。
弟弟的其他两次走失,据说也很神异,可惜我没详细打听。
高三刚分班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一个男生。我和他中间隔着一个人、一条过道。没有任何接触。后来又调座位,他坐在了我的后面。他可真是个受女生欢迎的人啊~过生日有女生给他买蛋糕、平时总是一群女生和他说笑、还有邻班的女生传话向他表达爱慕……我俩保持着友好的前后座关系,相互读作文、解数学题,聊天。在我搬去所谓的“精英班”时,他给我搬了桌椅,最后一句话是“就此别过”。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中,淌不完的酸涩。高三毕业之后,我们失去了联系,直到大三,中间我接起了很多但也很平静的情感脉络,独独和他那根,一直是断的,我甚至都没有想起去触碰。有一次偶然和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妈告诉我前两天有个男生找我,不知道是谁。我按捺不住的狂喜,脑中直接跳出他的名字,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我打电话去他家里,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打电话到他大学的宿舍,通了一次长长的电话。是他打电话去我家的,他说,没有什么,只是这么多年,忽然想起我了。暑假回家我们见了一面,对彼此的感觉仍旧美好。一两年之后,我做了他的女朋友。据他说,我俩中间隔着一个人、一条过道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我,那时我数学课算错了就哭,他瞅着我,心里嘀咕“这么个脆弱的女生……”——可我一点都不记得了。
考大学的时候,我的成绩远没有达到我的预料。对录取我已不抱希望,早早地搬了桌椅回高中复读。有一天,天气奇热无比,学校大概也觉得太不人道,炎炎暑期圈着大家学习,于是暂时放假一个下午。这真是个鬼使神差的决定,没有任何预兆,仅此一个下午(以往放假都会一两天的)。我于是回了家。家里没人,爸妈都上班去了。1点多钟的时候,我决定出门找朋友聊天。刚刚换好鞋子,电话铃响了。我报考的大学招生办用我听不惯的普通话告诉我,综合其招生计划、名额,我的分数不够第一志愿,只能被调剂录取。如果我发过去一份传真,表示同意调剂,那么将会被录取。deadline是:“今天下午之前”!我晕晕乎乎地挂了电话。然后给爸妈打电话。妈妈用她办公室的电话给我办了传真了。2天后,我把复读的课桌搬离了学校。1个月后,我到了北京。5年后,我仍在这里。
我常常在想,假设那天天气不那么热,假设那天下午学校没有放假,假设1点多的时候我去了朋友家……将没有任何人能接得到那个电话。将有另外一个幸运的同年同省考生,替代掉我。
一年级的乒乓球课上,我认识了一个男生。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我们甚至相互没有说过话。但他的浅笑、打球的动作让我无法忘怀。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知道他是哪个系的,不知道他的一切。课程结束了,像我经历过的所有相遇一样,我放掉了它。此后断了线,在学校里也再没遇见过他。一年半之后,一个周二早晨,我第一次在北京的早高峰时间,挤着地铁去雍和宫拍写真。在五道口挤上,在西直门换乘。人实在太多了,挤上西直门站的地铁后,我长吁一口气,看到个座位便坐了下来。地铁开车的铃声“嘀——嘀”响起,我闭上了眼睛,等待开车。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奇迹般地——我看到了那个男生!他箭步跳上地铁,就在我的座位旁边,同一截车厢,同一个车门!如果再加上,同一个时间(而且是本应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同一班地铁(要知道地铁可是3分钟一班的),北京这么多人这么多人……我的心跳仿佛都已停止。我盯着他,他四处瞟着,对视两秒。他走向了下一截车厢。
……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19:0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