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五四精神的“博物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17:40
  • 75

每年的五月四日那一天都会冒出很多人出来写纪念文章。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很多年了,纪念或者批判本来随时都可以。但是颇为吊诡的是,平时没少见人纪念或批判五四,一到了每年的五月四日,无论网络还是媒体铺天盖地冒出很多文章。纪念五四也未尝不可,但这些纪念音调大同小异,先是感慨前人不易,然后喟叹现在五四精神失落,最后批判总结五四衰落的原因,或归于激进的反传统,或是全盘西化崇洋媚外。更令人稀奇的是,这些文章每年都集中那一天,一天过后,销声匿迹。每年的五月四日你都能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和面孔,熟悉的声调和语气,甚至我怀疑每年纪念的文字都差不多,把日期简单修改一下即可。这样的纪念活动到底彰显出什么意义?我颇为怀疑。九十年前的那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至今带给我们的是依然道不清说不明意义,从完全的支持,到随后的怀疑,现在的反对和批判,乃至如今的纪念,都是形式大于内容,这才是我们纪念五四运动最可怕的地方。如果五四精神已经沦落为了每年一天的纪念仪式,没有潜移默化为我们自我意识的习惯,这就意味着它已经开始失落了。或者,我想到了一个词,五四精神可以陈列到“博物馆”做展览之用了。

“博物馆”的比喻是著名汉学家约瑟夫·列文森在他的《儒教中国以及现代命运》中常用的一个比喻。实际上,“博物馆”这个隐喻本身就与五四精神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列文森的笔下,以儒学(儒教是列文森著作的中译本的译法,但是我十分怀疑“儒教”这个词汇的误导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近代已经衰落,因此可以被放入“博物馆”。就博物馆学的意义而言,这种陈列品“只具有历史意义”,它们代表的是既不能要求什么,也不能对现实构成威胁的过去。或者说它们被陈列在博物馆中,只具有“审美”的意义,只能用价值的而不能用历史的眼光来欣赏。在列文森的陈述中,作为主要储存艺术品的博物馆,它主要有如下特性:它陈列的主要是古代和外国的艺术品,“因为这些艺术品不再符合我们自己实际意识的任何需要”;它根本不应该陈列那些活着的艺术家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不是专门“为陈列”而正常创作的;它表明那些被陈列的艺术品所表现的,“并不是某些我们已经获得的东西,而是我们知道已经消失但愿意保存对它的记忆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保存传统文化的方式,其实已经不是以实用主义的实践的方式保存,而是以文化的审美的作为历史研究物的方式保存。列文森在这里传递给我们的一个信息是,传统文化的衰落已经成为了一种既定历史事实,无法更改,现代新儒学提倡所谓的传统的现代性转化其实彰显不出任何实际意义。

我估计很多人都会反对列文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态度。所谓“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化全面复兴的世纪”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论调在我们的周围比比皆是。五四时期,反对传统文化是一种值得赞赏的进步行为;现代的论调反其道而行之,反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变成了一种大逆不道的可耻行径。到底哪里变了?五四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对五四运动而言,近些年的学界主流是批判与否定。因为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的极力拥护,是一种极端的、偏激的、不完善的做法。德先生和赛先生并不能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儒家文化的复兴所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对五四运动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清算。其实对五四的这种陈词滥调的批判从运动肇始就没有停止过。五四运动所提倡的启蒙精神和理性认识中就已经暗含了自我批判的精神。从康德的意义上说,启蒙就是一种理性的认知。而理性是一种能力和力量,卡西尔曾言,理性的力量并不在于使我们能够冲破经验世界的限制,而是在于使我们学会在经验的世界中有宾至如归之感。启蒙的理性并不是万能的,只不过是运用其认识事物的时候,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观照,使这种理性的认识能力逐渐的完善强大而已。也就是说,对五四启蒙运动的批判是必要的,这种批判精神本来就是五四运动蕴含的一种特质,也只有对五四运动进行不断的批判才能领悟其中深刻的洞见,但是问题是批判五四的结果不是去为了否定五四运动,而是为了更好的继承五四精神:这才是我们认识中的误区。

对于那个“博物馆”的比喻,作为列文森好友同窗的史华兹教授曾认为“图书馆”作为比喻应该会更好。因为存放在图书馆著作中的思想观念并没有随同作者一起死亡,它不但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历史的史料,而且在那些著作中可能会寻找到与现在的联系,某些恒久不变的价值或者真理。我虽然同意史华兹教授的这种中庸的温和看似切实的说法,但更为激赏列文森的那个比喻。我认为“博物馆”的说法恰恰点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今语境中的痛处。不但五四精神的日益萎缩和形式化,已经即将具有了被摆放在博物馆中的危险,就连那些声称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乐观主义者也没有发现其实传统文化一直还被摆放在博物馆中。不过,这是另外一个博物馆,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世界历史的博物馆。在这个巨大的博物馆中,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每个国家的过去都成为了其他国家历史的一部分。正如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最后的描述:“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传统感不那么强烈了,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了传统,而是因为我们将如此众多的传统混合了起来。”

思郁

2009-6-12书

儒教中国以及现代命运,【美】约瑟夫·列文森著,郑大华 任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定价:38.00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