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来将《粮食战争》一书读完。此书去年从国内刚买回时已读了一半左右,但因为太难看,一搁下就忘了。这次因为周一在办公室收集了些关于中国大豆的资料,但仍有诸多解答不了的疑问,便想起又把这本书拿出来看。
此书涉及的题目,在我看来,既十分有趣,又至关重要。书中所提出的观点我即便不完全赞同,也是十分同情的。但这本书写得实在太烂,几乎到了没有职业道德的程度。
首先,一本书看下来作者是何许人都搞不清楚。封面上写着人大的周立和希望集团的刘永好是特约撰稿人,但究竟哪些部分是这两人撰的稿呢?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除了这两人的部分,其它部分是什么人写的呢?没交待。只注明是“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编”。这个“编”到底又是个什么意思呢?从何处“编”来的呢?原著是谁呢?全无答案。此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观点,而书的最后却只有不到三页纸的参考文献。全书读下来,明显可以见是多个原本独立甚至不相关的部分,未加整合就拼凑在一起的。但这些部分原来的作者是何许人呢?如果是这个栏目组中的各位,也该留个名才是,而且也谈不上编了,合著便是。更让人怀疑的是,莫非是从别人书上硬抄过来的?这要是没个交待,那就是***裸的剽窃了。
其次,书中内容的安排如一团乱麻,缠结不清,而几个主题则是在不同的篇章中翻来覆去地反复出现。我以为,此书之诞生,很可能是因为财经报道这个节目针对中国粮食安全一题做了多次报道,便索性将这些报道的解说词堆在一起,凑成本书出来。这若干期节目中,其实讲的基本上都些差不多的事情,主题无非以下几个:
1、07到08年全球粮价高涨,诸多发展中国家突然面临粮食危机;
2、粮食危机之很大一个起因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将大量的土地及粮食投入到生物燃料的生产上。
3、ABCD四大粮商控制了世界的粮食生产与贸易。
4、美国在历史上屡次用粮食贸易来达到政治目的。
5、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用巨额的补贴来帮助其粮食产品倾销国外,而另一方面又用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家产品市场,通过这些不公平的贸易手段来占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市场,并施加政治控制。
6、中国的粮食领域已出现问题,尤以大豆为首,另外在整个食用油方面都高度依赖进口。
除以上之外,还有两个并不怎么相干的题目也被附加在书的最后两章:中国在杂交水稻方面的突破和现在农村出现的新型合作社。
以上这些题目,尤其是头四个,在全书中就象缠着人不放的推销员似的,本以为好不容易把他给甩掉了,可刚转个弯,他又迎上来了;而且最恼人的是,一点新花样都没有,讲的还是那几句老话!这本书的220多页,如果稍微使点劲拧一把,起码能挤掉一百页的水份。但是,那样似乎就不成之为一本书了,起码是肯定卖不了这个价钱的。
除了在结构上重复混乱之外,在具体的内容上这本书也问题成堆。论述中经常出现大幅度的逻辑跳跃,而所讲之观点也经常前后矛盾。在语调上,也是一付危言耸听的调子,而细看一下,背后却没什么很站得住脚的论证。
总的来说,写(或者是“编”)这本书的人,倒是感觉到粮食是个重要的问题,也触摸到了其中几个主要的议题。但在这些具体的议题上,却缺乏深入的了解,有时候还不知道该如何去掌握更多的材料以加深了解。于是,在什么地方看关于这些议题的某些结论性的判断,便如获至宝地搬过来,一个个罗列上去,但其实却讲不清这些复杂问题后头的众多头绪的来龙去脉。
结合我上周对中国大豆问题所收集的那些材料来看,这种理解水平与研究方式看来是国内的─起码在粮食这个问题上─主流。多的是些控诉型的谴责、批判,但没有真正的分析、思辩。
不过,这本书多少还是提供了些原本不知的信息,比如说商人们自发建立起来的北起锦州港南至深圳港的玉米运输路线,很好地保证了东北玉米的外运与广东饲料产业的原料需求,是中国在粮食贸易领域一个成功的范例。另外,春秋时齐国在服帛降鲁梁、买鹿制楚与狐皮得代等一列故事所采用的以粮食为手段达到国际政治目的的做法,以前倒是不知道。书中所频繁引用的UMissouri的一个叫Bill Heffernan 的农业社会学家,以前也没听说过,应找出来。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16:5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