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时间读了《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从最开始的津津有味,到结尾之前的有些厌恶,到最后的差强人意。海明威说它是全部美国文学的“起源”,我倒是没有读出这种味道来,至于小说的语言,由于读的是中译本更是无法体会,不过我却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看到了它的影子。
虽然是一本并不长的小说,我却读了四个不同的版本,最开始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读起来很不错。结果第二天在图书馆没找到这个版本,于是就看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读了几页,觉得太文绉,又去读海天出版社的版本,结果译者用四川话代替了美国方言,自己也并不喜欢,于是又读北京燕山出版社的译本,觉得很不错,译文很活泼,接着看完了。从这一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择一个好的译本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有可能,最好能找原文来读!
为何说自己在读此书时有些厌恶呢,这主要是对马克•吐温关于营救吉姆的那一部分描写很不满意。我觉得那完全是在折磨吉姆,完全是站在白种人的立场上,以可怜的、施舍的、居高临下的、冷酷的眼光来看待黑奴,如果说“游戏”能够救出黑奴,能够给黑奴自由,那完全是一厢情愿,更是天方夜谭。小说中的“殖民意识”可见一斑。
艾略特在《美国文学和美国语言》中说:“谁能比奥德修斯更像希腊人?或者比浮士德更像德国人?比堂吉诃德更像西班牙人,比哈克•芬更像美国人?”在读完小说之后,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哈克•芬如何是美国形象的代表。哈克•芬渴望自由,反对束缚和压迫,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却又有着明显的缺点,如说谎,懒散,他大胆,冷静却又贪玩,好动。有着自然天性的他顺着密西西比河历险,很显然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而吉姆在和他的相处中,很显然是桑丘的角色。而在他和汤姆之间,汤姆又像堂吉诃德,哈克•芬却像桑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读《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想到那时的恶作剧,只是,那时的我更加单纯……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16:1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