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青春,不再是一道明媚的忧伤》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15:40
  • 118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许知远的这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惊讶于作者持续,甚至反复的努力,他始终动用克制的口吻来宣泄青春体验的跋扈和张扬。忽然才意识到自己很久没有这样平静而激烈地读一本书了,平静的是生活,激烈的是思想。虽然有些迷茫,有些浮躁,可依旧可以感觉到年轻的躯体和大脑就是拥有无可匹敌的力量,这种张力涵盖了一代人的怕和爱,焦虑与冷漠,当然也包括切入生命内里的省思。

说实话,此书一度是我很想读的书籍之一。一直都很是关注许知远这个人,无论是他在《经济观察报》的时期,还是后来开始创办《生活》杂志之后,他的文字如同他本人一般,沉静中带着一些忧郁的气质,虽然他偶尔的愤怒和精英意识有点让人受不了,且这本书再版时也遭到骂声一大片,但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很欣赏他的才华的。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不断地长大,充实着我的身心。

书中多是如愤青一般抒发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对过去的深切怀念,比如六十年代的美国,比如八十年代的北大校园,那些都是不能再经历的东西,然而正是这股与现实迥然不同的气质更使人心潮澎湃,从心底涌生出无法比拟的力量。我奇怪的是,若是肆无忌惮的自由,可以无限挥霍的青春只存在于那个年代,为什么我在阅读了这些文字后仍是久久不能平静呢?

六七十年代出生,八九十年代读书并开始涉世的他们,还没有打理好理想主义的背囊就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挟裹着上路了,坎坷了,摔跤了,于是那么快他们就开始回忆了!玩过的游戏,长大的村庄,唱过的歌,读过的书,遇见的人,经历的事,那些独属于70后们的记忆和思想被精心裁剪为时装,披挂于风情万种的才俊身上,在怀旧的世纪舞台上招摇着,做着孤影自怜地表演。

其实这本书可以看作是许知远在大学四年中生活、思考的结集。比如关于大学教育的反思、比如关于现实的忧虑等等。其中关于大学读书期间上午赖在床上的胡思乱想、深夜翻窗去小酒馆里畅饮欢谈、休学期间的无所事事、讲座课堂上的嘘声连连、乃至趿着拖鞋在校园里噼里啪啦的散漫自由……这些点滴是多么熟悉、亲切、轻松无比。我感觉“那段兴奋、迷惘、懒散而无所事事的时光在现在看来,已经开始沾染了一点忧伤的味道。”

许知远说,这个社会太过于浮躁,太多的现代人多是失去了理想。这点我深表同意。太多的人在刻板的教育制度下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在经历社会的变革后开始变得的金钱至上,歇斯底里的买房买车热抹去了太多人们对生命美好本质的记忆。有没有设想过这样的情形,年纪大的时候,可能生活会过得不错,有房有车有存款,只是回忆却多是空白,不是没有回忆,而是没有值得回忆的东西。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当然不尽相同,但物质上的收获总不能永恒,真正带给人快乐的不是这些。

我想,《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那些最真实的感想便都来源于作者内心深处。或许此刻的他早已不再年轻,但他依旧如愤青一般,发泄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种种不满。至少,作为80后的我对愤青的理解与认识便是许知远这般的样子。充满理想,因为年轻而大无畏,批判,矛盾,拒绝又默然接受,希冀美好并用于追逐心中的真理,做自己想做的,吼心中想吼的,哭心里悲哀的,不愿被遗忘,总要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时光的存在。一番揣摩后,我想也许每一代人都会拥有这样的情愫,只是表达方式的相异。或者说,正是这种相同梦想的不同差别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时代。

许知远说生于七十年代的自己是过渡的一代,那么八十年代出生的我已完全与六十年代的激情隔离,时代虽然陌生,年轻的心灵却是想通的。“其实并不是喜欢嘘声,而是愿意沉浸在抒发个人意志与情感的放纵之中。由此可以感到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喧嚣感。可以感受生命原始的活力与冲动。充满着生命、希望、抗争。” 这样的忧伤与时代无关,70后、80后、甚至90后都摆脱不了这种情调,这应该是成长中的局限。所以他的叙述让我倍感亲切,我也开始能为自己的分裂找到一些注解。

书里不止一次的提到,“青春对于一个漫长的生命来讲,灵魂可以激动的时期本就很短,这是整个暗淡生命中最明亮的时段,或许也是我们之所以存活在世间的主要缘由。”与我来说,并不觉得这是我们存活的缘由,但青春的短暂易逝的确让人不安甚至恐慌。若是青春已过,哪怕激情犹在,做起来也会力不从心,只有把握现在。以青春的张力,拒绝人生一切形式的平庸。我找到了令我感慨不已的缘由,同时下定决心,绝不虚度我的剩下的青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