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一句顶一万句《一句顶一万句》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15:24
  • 69

这几天一直在看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书店里给的宣传词是:中国人的《百年孤独》,看的时候,真没觉得有《百年孤独》什么事儿,非要对照,也就是借用了下西方人的写作逻辑罢了,中国人向来被人评价说没有信仰,然而我们信的是生活的本质,正因为太落在实处了,无法从生活中凸显出来,反而看不出了。说的都是世间的事儿,只是作者的眼光很低很低,低到和书中的人物齐平了,不再是一般文章那种旁观的,脱逸的态度了,不是说那种态度不好,而是说,越是那种态度,越容易将世间的事简单化了。如果说纯粹文本的审美观点永远都是歌颂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生活得话,那么我只能说,古代的人们是人类的儿童时期,充满着热情和理想。而现代的人们,经历了这么多的磨折,已经到了成熟期了。越是灿烂的文化越需要赤子之心,因此我们仰望历史长河,都是璀璨耀眼的,近现代的文明却多是敏感而脆弱着,带着民族的沉重感。因为我们终究明白了那些高尚美好的世界是海市蜃楼般无从捉摸的,即使我们在冷眼面对别人的人或事的时候足够理智,那也代表不了什么,事到临头,我们得面对现实的状况。

小说中, 无论是磨豆腐的、卖面的、杀猪的、剃头的还是神父、官员、财主,五行八作都是一样的,那种浓的化不开的忧愁在像一个阴影笼罩着所有人。于是,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来诉说心里的忧愁,帮自己码放事情,找一个能够“说的着”的人变成了大部分人的心愿。男人和女人都是一样的,人活着无非图一个痛快,如果只剩下忧愁,没有痛快,人生何用?

人生的意义就是在忧愁中寻求痛快么?

还是即使是痛快也不过是我们面对忧愁的自我催眠呢?

终究是要去追寻真、善、美的,这是一种姿态,亦是一种习惯。

比如吴摩西,我们不是在习惯中做事,而是被习惯推着向前的,终究,向前也不过是个习惯罢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