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许知远是从单向街书店开始,还有那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白衣飘飘的书生情结,充满着古典主义的忧伤。70后的年轻人却有点传统知识份子身处书斋心忧天下的精英气质。尽管如他所说,“中国人正生活在一种强烈的反智主义情绪中,这种流行情绪带着理性、实用的面纱,习惯性地嘲笑一切更为单纯、理想主义的情感。它试图将人挤压成一种既平面又被动的生物,他们对过去与未来兴味索然,只生活在现在,他们也对个人信仰与创造力缺乏信心,相信除去加入了众人的大合唱外,别无选择”,但是我看到了一些人正在试图摆脱现实生活的琐碎与杂乱,“能够在某一时刻跳跃出令人压迫与窒息的日常生活,意识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去寻求历史赋予我们的更多可能性。
许知远从甲午战争开始追溯,试图对现当代中国的发展脉络进行历史追踪,寻找国家命运的钥匙,这种对历史的宏观叙事的尝试是令人敬佩的。但也有某些悬而未决、心知肚明的原因使得整本书浅尝则止,特别是对当今中国的现状描述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对某些问题的阐述有图一时之快却缺乏深入剖析之感,或许是由于本书的文稿多是发表在《经济观察报》的评论文章之故,使整本书缺乏叙述的连贯性。
其中一段的描述颇有点像我和身边朋友的状态。有人问许“你非得让自己像一个知识分子那样想问题吗?”他的谈话方式常常招致奚落,别人认为那里面充满精英式的自以为是,与社会脱节早就的无知、甚至是虚伪。许的回答非常有趣,“或许他们是对的,我努力让自己不那么偏激。但是我实在想象不出来,出去庸俗,还有什么词汇比这更适合于形容眼前中国的社会心理状态。在硬币的一面,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区,最大的市场,世界的工厂,一块希望之地;而在另一面它无疑又是垃圾成堆的社会,它所制造的精神污染可能比物质成就更惊人。……更关键的问题是,似乎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我们不正处于一次人性解放的运动之中吗?……放弃那种空洞的理想主义吧…………但人们在做这样的自满得意的表达时,又分明处于焦虑之中,当他说享受自由时,却一点也不自由,他对自己的身份很焦虑,因为能证明他的价值的是一套单一的指标,他能挣多少钱,住多大的房子有多少名声,有多少特权。如果你试图说我的内心有多丰富,或是我喜欢哪些小说家,这多少像个怪物。……一方面每个人都很自信,相信自己理应得到更多;另一方面又极度虚弱,将所有信心建立于外在评价上”。
书中很多问题的提出的确令人深思,摆在我们时代的首要难题是技术与物质力量的发展,而情感与智力却停滞不前。我们能不能在这个信息焦虑的年代敢于质疑自己的思维惯性,能够呈现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应有的面貌:“诚实,拒绝偏狭,对多元生态的坚持,自我怀疑与嘲讽”。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12:4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6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