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州县官的银两《那什么拯救你,地方财政》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11:43
  • 63

差不多上研究生之后,就一直在看这本书,初看时不以为然,后来又很佩服,到现在,知道这是个多么复杂的问题,zelin也并没有雄心要讲清楚,只要能展示一个侧面,就是不得了的功夫了。

搞明清的人都知道,当时的地方官缺钱,很缺钱,我们常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其实,有时候贪污与不贪污,是很难讲得清的,大的火耗银不讲,比如办公费用,中央从来不说清楚这笔钱到底合法不合法的,又比如的工程修造,中央也是没有银子给的,要地方官自己筹,这里总要出问题。

明清时代中央如此地收紧银根,总体地讲就是内重外轻,大小相维,不过这是概括性的,其实到了州县官这个层次,不可能叛乱的了,但是把钱把住,就是很好的控制手段,要底下的人可以俯首帖耳,只要在钱的问题上设定各种条条框框,稍有不慎即会落水,那么官员们就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了。其实想过去,我们历史上的所谓贪官,很多是这个制度“故意”造成的,官员如果在人性上没有弱点,行为上没有把柄,又怎么去控制呢,看起来要求官员廉洁奉公的制度,其实是逼迫官员索取灰色收入,每个官员都有一个小金库,也就都有一个把柄在中央手里,一个定时炸弹在家里,敢不吾皇万岁!

zelin挑了雍正时期来写这个问题,因为这一段很有代表性,我也是最近对这个时期很感兴趣,雍正的改革力度是很大的,但是按照上面的逻辑,改革就绝无所谓成功,而且据我的猜测,雍正初的财政改革是和政治斗争搅在一起的,那就更加混乱了,而zelin力图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去解读这个时期,对政治斗争对财政改革的影响关照就要少一些,这是视角的限制,至于她本人是否意识到,就不得而知了。

回过来讲现在,不也是一样么?前有中央朱的雄心而归于沉寂,后有上海陈的倒台,贪污是名义,后面呢,是一套控制手段。而我们的媒体,揪住道德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没有人天生想做坏人,这是我的信念,只有当一套制度暗示或者规约人们去做“恶行”的时候,人们才会为自己的“恶行”寻找合理化解释,进而造成一种风气,以至于道德底线的不断突破,清末,现在,莫不如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