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着我的孤独来到郊外。我的孤独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
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
原来,孤独也是一种爱。
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
——周国平
根据天性,人可以分为独处者和非独处者吗?
先弄明白两个概念:
“内向/外向”:是指一个人向外人敞开自己思想情感的程度。绝大多数人都处于内外向的中间地带,只是有些人偏外向,另一些人偏内向罢了。
“独处者”:指喜欢独处的人。喜欢独处通常是一种天性,独处者在人群总的占比较小,其显著特征就是不合群,常常需要一个人待着。
独处者通常都较敏感,当有外部刺激时,独处者会感受到比非独处者更迅速更强烈的扰动和冲击,因此独处者本能地倾向于避开芜杂的环境,而长时间的社交生活会让他们感到能量耗竭。但是,独处者非常善于从自身内部世界获得能量,因此独处正是让我们最感舒适的充电方式。独处是我们最自然的状态。与独处者相对的就是非独处者,非独处者的唤醒水平较低,容易感到无聊,因此更倾向于向外部世界求刺激,外部世界是他们主要的能量来源。
独处者在人群中的占比处于劣势,大多数人都是比较合群的,合群者通常要有人陪伴才会感觉更加地愉悦、踏实。他们需要通过模仿和归属感来树立自尊心,而一个开朗活泼的合群者也更受众人的欢迎。或许在很多人的脑袋里早已根深蒂固地有这样一个观念——一个人待着是不对的,是有问题的。对他们来说,“独自”就是“不完整”的代名词。大多数人喜欢把自己当成某个圈子中的一员,好像只有这样才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但独处者却并不介意不属于任何圈子——“我只要是我就可以了。” 或许,喜欢独处的人要比我们通常见到的多,只不过其中有些人自己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承认罢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一直过着一种并不真实的生活。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家Anthony Storr在著作《孤独:自我的回归》中写道:“很多人都在强调关系,强调联结,是的,关系很重要。但很多时候,人类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体验,都是发生在内部的,是需要借助孤独与独处的”。独处是灵魂生长的需要,是灵魂的盛宴。
对于独处者,独处是自愿、积极的选择。我们喜欢一个人,是因为我们需要时间静静地思考,整理思绪和恢复能量。但独处者也并非完全不需要别人,我们仅仅是希望有比较多的时间独自待着(非独处者一定也会有时间想独自待着,但独处者对“独自待着”这件事的需求剂量比较大)。独处者和非独处者,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不同天性罢了。由于是天性,因此没有原因或道理可讲,也没有办法改变——喜欢独处不需要矫正,也矫正不了。独处者喜欢安静放松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独处一段时间后,一个人只能恢复自己最真实的面目。因此独处者通常都有一颗赤子之心,是自然而本真的人。当独处者能够积极地利用一个人的时光,此种表现就是精神健康最好的证明。
认识独处者:
作为大多数人的非独处者其实并没有正确认识独处者,非独处者往往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我们,而许多独处者也不理解自己的天性。如此多的人伴随着关于自身天性的错误观念长大,认为自己这样是不好的、不对的。
下面让我们看看独处者天性倾向什么以及对什么的忍耐度比较低?
独处者不能忍受总是集体行动的成堆的人,我们更倾向于一个人独自行动。我们并不像非独处者那样渴求与他人有关的那些东西——来自别人的认可,对别人的影响和控制。我们最关注的是自己的感觉或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对他人的要求极少,惟愿别人不来干涉我们。对心智健康的独处者来说,独自行动是积极而快乐的。
或许对非独处者说,茕茕孑立能让人发疯。但对独处者来说,得不到足够的独处时间,才会发疯。学校、嘈杂的办公室以及聚会那样挤满了人的环境,是最令独处者压抑生厌的。在那些地方我们常常感到极其孤单不适。我们对集体活动有一种天生的反感,我们逃避社会活动。作为深海里的鱼,独处者就必须呆在深海里,换到浅水池中就活不成。让独处者自行其是,而不是任意摆布他,我们才会神智清晰。
喜欢独处既然是一种天性,那么独处者对此的忍耐力也就远远超越了一般人的标准。而善于运用孤独时光的独处者们常常能做出一些出色的事情,许多(或者说绝大多数)作家,大学者,艺术家,科学家……都是独处者,他们的成就或许可以说是孤独的馈赠。如果说灵感是一道闪电,那么将要接受灵感的人若陷入闲聊,灵感会非常容易地消失于无形。
对独处者来说过多的“关注”是非常令人不快的,我们只想坐在角落里保持低调,从不想引人注目。每当我们混迹于人群中一段时间后,我们总是迫切需要独处的时间以便把自己重新收拾起来,再一次做回完整的自己——我们需要通过独处来充电。不过,独处者同所有人一样有正常的情绪和感受(或许是更敏锐的感受),比如见到欢乐的场面,我们会退在一边看——我们也很开心,但是独自开心。
和独处者交朋友需要耐心,懂得距离。我们不喜欢客套,讲话通常直击要点,我们很少有精力跟人长时间聊天。即使在心情最灰暗,最忧伤的时刻,找人倾诉也不是我们的本性——倾诉一点都不会使我们的感觉变好,我们需要独自疗愈!
作为独处者,我们还能制定出神智不正常的标准:整天跟别人东拉西扯,害怕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不能自得其乐……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是有病的确证。我们把能够单独地自行其是作为身心健康,人格完整的标志。
独处者的优点:
我们是自得其乐的一族。
我们好奇心强,有自学的才能。善于独立思考,做事全神贯注。
我们独立自主,自强自立
我们有很好的洞察力,思想深刻。
我们与世无争,内心纯净,心态平和。
我们按自己的方式行事,不过度依赖。
我们不赶时髦,也不会轻易随大流。
我们非常善于倾听。
如果说,人的个体意识是人类安全、自信、自由时间和自由选择的产物,即人类文明的产物,那么根据这个逻辑,正是我们这些从内在和自我获得认同感的人,而不是从团体和社会习俗里获得认同感的人,沐浴在人类先进文明的荣光中。
世界需要有人与众不同
由于独处者有从自我内在世界获得动力和精力的习惯,于是我们便有了更强大的自我驱动机制,从而更容易成就自己。在独处者的先辈中,鼎鼎大名者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牛顿,康德,笛卡尔,爱因斯坦,亨利.梭罗 艾米莉.迪金森,黑塞,里尔克,卡夫卡……。
达芬奇:“孤独是通向智慧和艺术的道路,而在群体中只有一半的你属于你自己。”
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是一个典型的喜欢孤独的人,但是在内心深处却觉得自己属于那个默默地为真理,为美善和正义而奋斗的群体,这种意识使我感到并不孤单。”
里尔克:“作为作家,你必须做到能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漫步。你内心所呈现的东西才值得你拼命去爱,你一定要找到方法去透彻地研究它。”“我们工作,然后休息。我们享受宁静,享受孤独中的小小的快乐,享受所做出的每一样成绩,即使没有人跑来与我们同行。”
托尔斯泰:“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这种面对整体和万物之源的体验,便是一种广义的宗教体验。
卡夫卡一生都是一个喜欢独处的孤独者,但他认为作家的文字使作家与陌生读者结下了牢固的关系。
幸好,世界对于独处者越来越友善了!
互联网的普及使独处的行为更容易被接受了,但最根本的是它改变了学习和工作的概念。世界上的许多工作已经不需要大伙挤在一间屋子里一起完成了,而是不管在哪儿,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了。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独处者来说,它无异于一份“解放宣言”。另外,在仅仅一百年前的人类社会,妇女想要独处几乎是做白日梦,普通女性的生活程序就是二十岁不到就嫁人,结婚后不断地怀孕,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直到走进坟墓。而在现代社会,因为有各种便捷的商业服务,让女性即使没有男性同伴的协助,也可以方便地独自生活。今天,世界上的每条航线,铁路,每个旅社都在接待川流不息的独行游客。
关于朋友和伴侣
独处者当然也需要亲人,朋友和爱人。我们并非不会交朋友,只是比较挑剔。我们不会讲客套话,对自己不感性兴趣的话题没有参与的兴趣,也不喜欢为了迎合某人而特意去说或做些什么。不过大多数情况是,我们一个人就有忙不完的事,而结识朋友、与人交往并不排在我们事务列表的前列。但是当我们真的遇到气味相投的人,凭借我们专注、投入的个性,我们必能交到出色的朋友——可能只有一个,但这一个是真正的朋友。
“……但是,我不能每晚见你——我要自由!”一位歌手承认他对恋人的爱,然而却一遍遍地重复着宣称他需要独自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否是许多独处者迟迟不愿结婚的原因之一呢?如果独处者想要找一个合意的伴侣,那么或许应该是另一个独处者。因为只有我们能真正了解彼此,并给予彼此的需求足够的尊重。
是的,请尊重我们本来的样子,让我们活得更像自己。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10:0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