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超越死亡《生死无界:超越死亡》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09:34
  • 69

这会写书评是不合适的,洗衣机里衣服在甩干,一些细琐的声音传到房间。外面的雨声在稀落的滑过窗前不远处的汽车上,间或发出“蓬蓬”声。我打开了瑜伽的背景音乐,舒缓的音乐流溢在整个房间。

即将看完这本《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可是我不忍看完。事实上,在前几天,我就快速的将最后一章纪录崔雅最后日子的片断看完了。我真心的不想结束这本书,结束随阅读而带来的肯/崔雅共同经历的这些事情。

从《拒斥死亡》,再到《超越死亡》,我为人类生存的困境这个难题而彻底震撼而生出一种慈悲心理。

关于人生的意义,这个人类最重的最长久的话题我竟然从12岁起无论在潜意识还是显意识中一直在思考,在困惑着。而我长久来,无法投入实际生活,全在于这个思想的死结,走入了一个死巷同,无法翻转,全在于我执拗于心中的“我”。

而这个我,就是长久来偶像带给我的,我的追随进入了一种全然的投入,如果不能从实际上,也是在思想上的一种长期自我投射,虽然后来一直处于既向往又困惑中,如果做不到,那人生就不是完满的,于是我痛苦于永远达不到的那种完满,我可以在生活中麻痹这种痛苦,但我知道,它始终存在于某个角落,会不时地在我不经意间加强它的影响力。

放弃它,告诉我一个意义,告诉我还有什莫其他值得我去做的事情,其他的意义何在?我这种执拗和崔雅长期来对意义强烈的渴望相似,她在癌症一直在提升,她提升自我的主旨一直是这个,她希望找到自己,找到一种她认为的生命状态,她的言语在娓娓道来她的提升中她所得到的,而我又从她的提升中感受的那种逐渐开放,逐渐通透,心无所婺。

与其说她在努力治愈癌症,不若说她在尽力追求一种生命的完满。

仰头向上望:天堂;低头向下看:大地。天与地,天与地的联结,是内心。

好久没有动笔,不晓得想写什莫,只是,从这本书后,我知道已不能再停止记录思考,记录那些一点点的领悟,让其内化于心。

后续会整理对于书籍内容总结。

感谢崔雅和肯的爱情,感谢他们在爱情中的升华带给我的开悟。

~~~~~~~~~~~~~~~~~~~~~~~~~~~~~~~~~~~~~~~~~~~~~~~~~~~~~~~~~~~~~~~~~~~~~~~~~~~~~~~~~~~~~~~

又是新的一天,外面阳光很好,春光明媚,鸟声婉转。

清晨我将窗户打开,让阳光洒进室内,以一种平和的心情开始阅读《超越死亡》最后的部分。

刚刚读完,虽然是纪录死亡的章节,但我的心情最终和室外的阳光一样喜悦。因为他们的解脱,因为他们与大精神的融合而喜乐。

前面一周,因为某些事情,我的心情经历了极其低谷期,身心的健康都有受损,在这种状态下阅读《超越死亡》,内心心情时刻于书内和书外有所交织。

这本书内容记录了肯和崔雅面临癌症的治疗过程中,身体和心灵的双层感受。这之中,崔雅以极大的勇气和耐心经历了各种或缓或激烈的治疗,既有正统的,也有另类的。肯,这位一直陪伴她左右的丈夫、支持者、灵修老师,一直以各种方式来支持她。五年的治疗时间,全天侯的陪伴,我在起初阅读时一直在想中国的那句古语“久病床前无孝子”,基本上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这种单调的伺候,他们也经历过互相抱怨和几乎分离的阶段,但是,那些在烈火中燃烧的并不是对彼此的爱,而是存在心中的阴霾。于是幸运的是,肯和崔雅他们一直在治疗中坚持灵修,疾病也一种学习的机会,这是这种学习和修炼反而让他们生命联结为一体,最终可与大精神相融。

可以说这是通过癌症而体验最完整灵修的经历。

从对待疾患的抗争,到逐渐“不与苦恼相抗,只是以一种疏理而完整的纯然觉察来面对它。”,到最后不仅可以与疾患相与共,还有能力给予周遭慈悲“我发现自己开始和受苦的众生有了非常真实地联结。一股开阔的悲悯之情不断从心中涌现,我想尽我所能持之以恒地提供帮助”。

这本书里有很多常青哲学的智慧,肯一直将其穿插在治疗记录中,崔雅也在她的日记中不断提及的自己体悟,这里的常青哲学是后人本心理学上的神秘体验方面的智慧。

这也是,崔雅和肯在用癌症来实践这种智慧,将其内化于自身。

崔雅和肯有差异,肯喜欢那些概念化的符号、逻辑等等,崔雅很喜欢自然。听到外面的鸟鸣,我内心充满愉悦,我想崔雅和我有太多类似,但是她比我多了一种完全的开放性,这种面对生活的直接体验让她充满生命力。这也是为何人们喜欢呆在她身边的原因,因为她的诚实和勇气。而诚实和勇气都来自她可贵的开放性,活出了真我。

她的日记最明显体现了这一点,她可以毫无保留的纪录自己的体悟和感受。内外在的她是完全一致的。

肯与崔雅的彼此贡献指出了对于差异的一条路“男人与女人本来是一体的,却被分裂为二,而爱情就是对这份一体感的追求”。

而这种爱情,有帮助他们走向了与大精神的融合。

这本书容量很大,我很难一一择取我所感动的地方。阅读这本书,自我内心一直在感悟和提升。

我很喜欢里面对中西方古老智慧的融合,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各种宗教除了表层结构的不同外,在深奥的大精神方面是一致的,是贯通的。而大精神(或曰最高的神)意味着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它就在当下、此时、此地的觉知中,但要活出它比较困难。我对此的理解依然浅显。需要不断的提高。

外面阳光很好,我突然觉得很累,我想出去走走。于是,想先用最后的一句话来结束。

“所有成熟的东西都想死”。我期待智慧成熟的时刻,达到生命的完满,然后离开。

注:这则读感受本来是放在豆瓣日记里的,后来决定把所有关于书的评论都一一放在书籍本身的评论页面。日记里因为有朋友的留言,就不删除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