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未尝不是私人的,可自行判认好与坏。比如,每天坚持灯下执笔写字,记下零星笔记,或者抒发些情感,有人以为这是好习惯,也有人不以为然,不存在唯一标准,看个人喜好罢。又比如,读书可以翻着读、躺着读,可从扉页一页页读起,也可以倒读。每人的习惯不同,同
样没有好与坏之分。史学者唐德刚先生说其五十年代所写的几篇杂文“原无意要把它们保存下来。但是它们却也无意之间被保存了——保存在一片灰灰的五十年代积存的尘埃下面”(页17),他那时候“丢尽管丢,写还是常常写”(页26)的习惯,却留下了“尘埃中不褪色的珠玉”(页14,胡菊人语)。
五十年代写在纸片上的文字,似乎把五十年代留美学生的心境连系一起……
时光荏苒,记录些小事、记载点小小风情的文字,常被唐先生写了丢、丢了再写的习惯湮灭掉许多吧。于是当在“发现了这几片已在那儿躺了二十来年的‘流沙坠简’”(页17)之后,“拿去把它们印了出来,它们也就和落定的五十年代的尘埃同在了”(页26)。总还有不少人习惯于寻觅文化遗风的踪迹,习惯躲在尘埃里捕捉落日余晖的温暖,当有这类习惯的人有幸读起这些落定的文字,大致会暗自庆幸又恨恨自言写了丢、丢了再写的习惯真无聊吧?要不真能让人见识多点那时代那些小人物可爱的风情故事呢?
这算是好文字的意韵保鲜。
它们逃脱了尘埃的灰色坟墓,逃进了渴望生活那点有趣滋味的人的视野,继续留下:“我的女上司”里有个可爱、可敬、可叹的单身女,“三妇人”里有生命枯萎时的淡淡哀痛,“学跳舞”拮据的留学生欢快的日子延续一个未了的故事,“求婚”末尾那句“不烧掉,以后看了,不更要想念他吗?”让人迷糊着爱情是否该画上休止符,“疯院去来”奇妙的角色设置令人怀疑世界的可怀疑之处,还有“露娜今年三十岁了”的忧伤、“俄国的苍蝇和皮匠”看出口号后面的真实,某尾还有几首小诗,以及文字间的数张灰白图片、绘画,一并将五十年代的海外小小中国知识分子们的情真意切给宣泄一番,不是痛快淋漓而是绵绵长思。
这些旧纸片上的文字,倒着读下去,陶冶历练,多少迷茫也有多少风趣更有许多的美好祝愿……倒读的读书习惯最终邂逅了“梅兰芳传稿”,史家穿越时空的情怀,在那些干净流畅的文字中扑飞了历史的尘埃。
“云天在望,遥念广寒深处,不知今夕是何年?寄语梅郎:在那万里烟波之外,太平洋彼岸,还有千千万万的祖国男女青年在怀念着您!”(页53)倒读的读书习惯,就此打住,尘封阅读与思索的一处私人空间。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09:0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