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杜拉斯的偏执也许因为我们实在太像。一样的偏执,一样的疯狂,一样的歇斯底里,一样的自我,一样的特立独行……或许这就是白羊座女子的共鸣。
《情人》读了很多遍,想了很多遍。我更喜欢把这本小说当成一本最纯粹的爱情寓言。最纯粹的爱情。是的,只与爱情有关,爱情的结局,爱情的激烈,爱情的遥不可及,爱情的悲痛……却与爱无关。不过是软弱的人性之于爱情的苍白无力。
在这部小说中,有两个不得不说的重要人物。“小哥哥”和“我的堤岸情人”。我更愿意把“小哥哥”看作“我”自己,是“我”的灵魂之所在,是“我”的理想,“我”的归宿。“我”爱我自己。没有人可以理解的我自己。而“堤岸情人”却代表了他者。通过身体的结合而与“我”沟通,建立联系。却不是我自己,也无法理解我自己。“情人”用他自己为是的“爱”来爱“我”,但这爱却是建立在他软弱无力的人性弱点之上。他依赖他的家庭,依赖他的家庭给予他生活下去的理由和物质支持。他无法与他的家庭反抗——他是一个出生于中国传统家庭的纨绔子弟。
杜拉斯当然不可能理解中国式的婚姻。她以为他的情人回家结婚,他会爱上自己的妻子,他依然会爱,依然会流泪感动。是这样吗?那为何他的情人在年近中旬之际依然给她电话倾诉衷肠?我曾经为那坚韧的“我爱你”感动万分。他说,他不能不爱她。是这样吗?这个自私而软弱的男人的爱。多么不值一提。爱情,永远不属于那些软弱而没有自我的人。“情人”就像一条寄生虫,寄生于他的家族财产。他不能为了爱情放弃他赖以生存的家庭观念,因为他无法靠自己养活自己。而就是这样一个男人,竟让杜拉斯反问自己“我是否以我不知道的爱情爱过他?”
爱情。我们讨论最多,却最少有人能享受得到的东西。对于杜拉斯来说,在她的小哥哥死去之时,她的爱情便死了。“小哥哥”的死亡,意味着生命联系的中断。那是“他者”无法到达的,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领域。这便是爱情的唯一,“非如此不可”,无人能替代性。正如那个古老的传说,雌雄同体的人,总是无法在“他者”身上找到自己原配的那一半。因为杜拉斯的另一半已经死去。
“情人”是一个宿命必须的角色。否则“我”无法看清自己。看清不同的爱情。爱自己与爱他人。我曾经以为对于“情人”杜拉斯或许该有无尽的怨愤。因为他的懦弱,以及伪善的表白令爱情苍白无力。但后来我突然理解到,杜拉斯在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是相当的平静。因为她早已参透这“爱情”的本质。所以她宽容。宽容“情人”去爱他人。
他不属于她,就像她也不属于他一样。
他爱她,因为她的特别。她爱他,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爱他。
爱情总是给我们不完美的感觉。为什么呢?为什么在爱情之中的人要么懦弱,要么极端,要么过于理智,要么过于疯狂。
“情人”或许更多的代表了一种关系,与爱情有关,却无法成全爱情。
再读杜拉斯的这本书。突然看到时间之中成长的自己。《情人》最纯粹的爱情,却也是最无力而不值一提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00:1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