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一九八四·动物农场《【EEO书评】那个可爱的奥威尔》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4:55:27
  • 79

EEO书评人 焦建 1946-1947年,英国迎来了几乎20世纪最冷的冬天。当时的世界,正挣扎于战后的大凋败。西班牙内战,二战的浩劫,这使之成为了对此有所关注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们的好题材。为了惊醒世人对于当时国家权力的迷信,哈耶克写作了《通往奴役之路》,而作为作家的奥威尔,则执笔写下了震撼人心的小说,《1984》。

出于一种令人惊异的毅力,写作这本书的责任感让他来到了孤僻的小岛。那里条件几近原始,如斯巴达人式的生活,令他专注的进行工作。当地老乡记得这位奥威尔先生:“瘦高个儿,面无血色,脸带忧伤。他仍旧吸烟——不是香烟,是用粗黑烟丝手卷的大炮,一干起活儿来,室内空气便污浊不堪。他在其中隐现,恍如雾中的饿鬼。”在这一过程中,奥威尔的肺却被一次意外的寒冷溺水所伤,随后两月,他陷入重病。幸亏友人从美国弄到了链霉素,才使得他没有一命呜呼。

“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这便是《1984》的开头。而在手稿上,使用着多种不同颜色的墨水,布满难以计数的修改与重写。甫一出版,随即便成为了经典。至今,已经整整六十周年……

首版39年后,董乐山译《一九八四》由花城出版社首次公开发行中译本。在这个商业化的大规模出版浪潮之前,那个清瘦矍铄的乔治奥威尔,因为其所具备的独特意义,以“内部发行”的方式,进入了中国读者的视野。假如能够对那个年代的思想状况有所了解,那本出版时用着深土灰色的《1984》所能够引起的激荡,自是不难理解。它竟然可以出版,对于当时的中国环境来讲,已经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主义。对于一种刚刚渡过那种体制的人们来说,《1984》并不仅仅只是一本预言,而是一种对于过往的提醒,一种心有余悸,一种并不美好的记忆。他们不幸的经历了与书中故事类似的生活,而他们希望永远埋葬它。

作为一本经典,它并没有如其他没有来得及阅读的经典一样被我遗忘。它并不厚,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它。而读完之后,其实除了已经早已熟知的情节和内容之外,并没有能够给予我更多的思想上的震撼。奥威尔式英国写作的细腻,成功的描写出了1984年那个未来时态的灰色基调,那种无望的情绪和失败的努力,成为了我对它的全部印象。

和所有的对于未来的悲观性预言、电影、小说们一样,《1984》所表现出来的对于那个尚且未知的世界,保持的是一种或许是被过分夸大了的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对于人类本性的不确定,对于人类体制的不自信,对于人类科技的不无保留的认识态度。但是,毫无疑问,它是一本反乌托邦的经典之作。以至于,1984这个我所出生的年份,已经变成了几乎所有对它有所耳闻的人们的接头暗号。它所蕴含的巨大隐喻性,已经变成了西方对于巨大的集权主义体制恐惧的一个最佳诠释。在某种意义上来说,1984年或许永远都不会到来,但是,它却将永远留存在西方人心目中,成为一种对于集权的巨大警醒。成为人们对哪怕最小一点对于自身权力侵犯的恐惧,并因此努力想要摆脱。

对于我个人而言,《1984》或许只是一种成长智识中的不得不读。而在他的著作和传记不断的被引进出版之后,原本单薄清冷,又总是如黑白照片一般令人感到黯淡的奥威尔,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也越来越引起了我的喜爱。他并不是一个干瘪的英国式古板作家,他的文笔晓畅流利。他勤奋无比——以至于有人说,奥威尔的全集能够摆满一个人整整的一个书架。《我为什么要写作》,或许是大陆已经出版过的他最有趣的一本散文集。在那里面,奥威尔如此细致的描写了他的世界和生活:他的个人成长经历——《如此欢乐少年》中,如此的反讽,经常令人忍俊不禁,他对于写作的态度,以及生活的种种观点。而在《巴黎伦敦落魄惊魂记》中,那个刚刚从牛津毕业的沃顿学生,选择了去巴黎的劣等餐馆打工以便养活自己。以作家的个人经历来看,那的确是奥威尔的主动选择。他希望能够对于人民的生活有所了解,因此真的主动选择,过上了每天细数铜板才能过活的日子…….

只有当奥威尔的身影,从他的多部作品——《英国式谋杀的衰落》、《缅甸岁月》、《上来透口气儿》……中慢慢清晰的浮现出来之后,他的形象便能够变得更加丰满,甚至是——可爱起来。他对于生活是如此的具有个人立场,而这种稍显左翼的生活,又让他保持了对于事物的敏感:“做人的本质是,你不必追求完美,但是你有时为了讲义气而愿意犯罪,而且你不必把禁欲主张推行到无法与人友好交往的程度,还有你要准备最终被生活所打垮,这是把你大爱给了其他个人的不可避免的代价┈┈”。

乔治奥威尔自身的成长经历,或许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种悲观主义的来源。而对奥威尔的作品有了更多的阅读体验之后,我却对这样一个越加变得丰满的作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或许是悲观的,但是,他依然怀着对于人类的爱,对于未来依旧无限的希冀,以及对于美好的无比热爱。而对于我来说,与更加阴郁的《1984》相比,这种热爱所写作的作品,才更加能够帮助我们阻止那种阴郁的现实。

1950年1月21日凌晨,46岁的奥威尔肺动脉突然迸裂,造成体内大出血。护士来看他时,他已经死在了病床上。在《1984》的结尾,奥威尔说:“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对于我来说,他的确是一个充满了热爱的可爱的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