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我与三联》的目录,一连串的作者名单闪闪发光:周有光、杨绛、季羡林、刘再复、徐友渔、朱学勤、何怀宏、薛暮桥……毫无疑问,打出这些名字,销量会无形增加。但细看内文,就发现名人大多写的是“友情赞助”文。由此可见,在众多读者心目中标志着“高质量”的三联书店,其实也要靠名家混口饭吃。
回忆三联,纵是名人,也应是那些曾经或现在的三联人的回忆文章较有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缅怀邹韬奋时期生活书店的优秀传统,听闻那些皇皇巨著诞生的过程,管窥三联早期团队“破冰之旅”的艰辛。
有关三联“五朵金花”的故事读来饶有兴趣。除了杨丽华读过大学,董秀玉、赵丽雅、吴彬、贾宝兰都是高中生。一家出版社和一本杂志的主力居然是几位看似柔弱且学历不高的女性,在看重学历、论资排辈的当代人看来,多少是有些不可思议的。其实她们“学力”之深厚,非许多当今高“学历”人士能比。譬如有名的扬之水(即赵丽雅。见豆瓣“扬之水小组”),其厚实的文史功底令人叹服。她们的人格魅力、编辑才能在作者的回忆中得以再现。“《读书》的几位女将,却是不冷不热,不卑不亢,一见面就单刀直入,叮嘱‘以后多为我们写稿’。一副‘自家人不必客气’的样子,让你感觉挺受用的。让你多多写稿,但没承诺为你多多发稿,这一招进退自如,妙不可言。”(陈平原《与〈读书〉结缘》)董秀玉“催稿另有一功,只闲闲地说一句,‘你的存稿只有一篇了’,不加催促,但使你不得不赶稿”(黄裳《我与三联的“道义之交”》)。
此书总体而言一般,但朱正琳《老字号的老》、朱学勤《旧社会的事》、杨浪《传说里的“三联”》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亮点。文章从三联的某个精神面说开去,三位作者幽默诙谐调侃文笔背后的深意值得细细体味。此外,董秀玉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讲述了她作为一个三联人的成长历程,使人感佩;范用的《相约在书店》,描述了几位老一辈人之间的情谊,令人动容。
应该说,三联的品牌效应也曾在我身上起了作用。Daniel Bell的名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初版由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译者是赵一凡等。2007年9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再版,换了译者,但总觉得靠不住,于是从旧书网购得三联的旧版。
然而如今的三联,其学术著作的质量似乎让人不敢恭维。初读《社会学的想象力》,译文拗口也就罢了,偏偏多处还让人摸不着头脑,从网上下载部分英文原文对照一看,才发现译文硬伤不少。上海三联如今同不少文化公司合作。一天,不巧看到某本上海三联出版的外文书,译者居然是我某位非英语专业出身且英文水平令人质疑的师兄,我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看来以后上海三联的书,还是别碰为妙。有人曾转载一篇安替谈上海三联译著出版的文章,另拟标题为《别以为三联不会加三聚氰胺》。不知老三联人看到这标题会做何感想?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4:51:2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4836.html
上一篇
大事件《Notes》
下一篇
喜宝《爱,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