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秋水堂论金瓶梅《一种慈悲》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4:48:33
  • 79

爱一个人到爱极了的时候,是可以为了引出她的一个微笑,而点燃起所有烽火台的。

——田晓菲如是说

没看过《金瓶梅》,先为这一本评论《金瓶梅》的书折服了。彻底佩服起另一个人的文风、笔法、字字句句中流露出来的香艳和宿命。

《秋水堂论金瓶梅》是一本好书,好到每一页都精致动人,让人每翻一次,都因享受和满足而惊叹,进而对下一页充满了期待。

我说一本书好,总说不出它具体地好在什么地方,只是我在看一本好书时,不光能看到浮于表面的色彩和文字,更能看到隐隐沉在文字背后的绵绵飞动的意境。我从田晓菲的文字里,看到白皑皑的大雪里潘金莲内心的情欲的翻涌与挣扎,看到她冷冷的死灰堆里泛出一丝明媚的火星。作者看西门庆与潘金莲的第一次相见,西门庆使的是故友赠的扇子,而他此行亦与奔丧有关,所以她说:死亡的气息笼罩着他们。一段孽缘。不知为何,看过之后心里格外清朗,简直有些想发抖——是看到极好的文字之后情不自禁的钦佩和喜悦吧。还有王婆遇雨的那一段,我能够看到乌云和当时那一片半明半暗的天色。雨住了,她大步云飞地离开,家常的景象,温馨而亲切。即使我看原著能体会到这些,也断然是写不出来的。

《金瓶梅》是一部慈悲的书,缘于它对各式各样人生和人性的容纳。这里面没有完全理想的人物,各自都有缺陷和罪恶,如金莲的杀夫,月娘的愚钝,玉楼的口舌,以及西门庆的作恶多端,整个是平庸的昏暗的世界,然而真实。《金瓶梅》能够客观地看视这一切,并且平静地娓娓道来,甚至原宥很多的错误,直是心平气和的大宽容。

《金瓶梅》和《红楼梦》原是迥异的两种境界,《红楼梦》写了高贵的、精致的、充满逃避的少年世界,而《金瓶梅》写的是平易的、俚俗的、妍媸毕露的成人世界。原来看到黛钗探湘以为少女是美丽的最好阶段,对成年妇人以及成人世界的印象只有平庸与黑暗。及至看了田评的《金瓶梅》才发现成年人的故事要丰富和顺得多,这里面的对和错不是棱角分明的,善与恶的冲击亦温柔而模糊,少了《红楼梦》里的愤世嫉俗。然而《金瓶梅》里面的平静与热闹有更大的宿命感。《金瓶梅》中的妇人有血有肉,美艳而家常,她们不是冰肌玉骨堆砌起来的,也有嫉妒,也有打骂,下完棋后也会大啖荤腥,清也清得妖冶,不是寡淡的。

从《金瓶梅》中也可得知它对张爱玲影响之大。以前在张著中常常能看到类似插曲的小小引用,比如西门庆嫌弃宋惠莲红与紫的衣裳搭配,比如写孟玉楼惊艳的一笔——行走时花香细生,坐下时淹然百媚——真是媚到了极致。这些读张作时还感到莫名其妙的文字,读到《金瓶梅》时蓦地熟悉起来,像再见一面的美人,像再游一遍的风景。上一次所迷惑的那些零零碎碎拼凑起来,成为完整而又光鲜的一幅锦绣,这种惊喜,是难以轻易体会到的。

《绣像金瓶梅》是好的,《金瓶梅词话》稍逊一筹。田晓菲自己也为这本书的评论添加了与之相符的图像和黑白照片,于是文字余香满颊的同时,图画的意境也情韵暗生。那些早已湮没于岁月中却在纸上依然年轻的面容,用眼神诉说着各自脉脉的心事,仿佛藉着每一颗读它的心,还魂过来。更兼作者在图画旁边,留大片的白,在下首随意写下自己的解读,工丽雅致,却空灵剔透,幽幽地把某一种心事道来,读者的心中早已悠长惆怅一片了。

那一日,潘金莲也是那样等待着武松走向她,和当初一模一样。在西门庆家的几年,虚幻如梦。白雪皑皑,一切都没有改变,然而一切都已经变了。她仍然等待着命运的下一个转机,谁知等到的是一个血腥残暴的结局。看惯了《水浒传》中的杀戮,包括里面金莲的死亡,却依然不能忍受作者在此给金莲安排的下场。掩面不及,那不是我所能想象得到的世界。

兰陵笑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也许是世俗里翻滚过的浪子,却有看破红尘的大慈悲,也许他幼读诗书,捧着《水浒》百看不厌,看到为前半部的一段小小的孽缘而流连,而怦然心动,为宿命的力量所牵扯,遂写下这一百回烟霞满纸的文字,里面的一个个,不是善人,不是恶人,是不悟之人。人生恍惚,至此而添加了无限缠绵低回。

这是一部伟大的书,自《水浒》始,隐隐看出《红楼》的气象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