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叫巴克的狗
——读《野性的呼唤》有感
这是一个关于男孩如何成长为男子汉的故事。
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只在过去蹲坐在火炉边过着安逸舒适生活的看门狗,如何在残酷的森林中,感受到了野性的呼唤,成为一匹狼。或者说是一头高大金褐色的勇猛的狗。比任何一头狼都高大健壮,都英勇顽强,都充满了丛林的智慧。在月圆之夜,仰首望天,引颈长嗥,划破了死一般寂静的山谷。从此,他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个男孩要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要经历哪些苦难?是孤独么?还是被抛弃被、暴打、烦恼、饥馑、灾难、伤害、逼迫、别离、战乱、怨恨、猜忌、诽谤、中伤、嫁祸、无家可归、……孤立无援么?也许,这些只是成为男子汉较低的门槛。真正引导你登堂入室的是来自野性对你的呼唤——渴望在森林之中自由的奔跑,凄厉的嗥叫。像巴克那样在梦中不断充满了野兽的影子——狗,狼狗,还有野狼。他们似乎在丛林里低声呼唤着他……每个夜里,总能听到他们对着明月长嗥,野性的呼唤在巴克的梦中回响,越来越响亮……
这是我第一次读杰克•伦敦的书。虽然在此之前,我曾读过关于他的介绍,知道他是一个勇敢又富有冒险精神的男子汉。他的血液之中渗透着美国式的狂野不羁与桀骜不驯。1913年,杰克•伦敦看着自己那栋刚刚落成的别墅被火焰吞噬,只是不以为然地摆摆手,即刻宣布他将建造一栋更豪华的庄园。对于上流社会作家的奢侈和名望,人们充满了嫉妒与羡慕。他淡淡一笑,一个美国式的耸肩,“这是生活赋予我权利”。
《野性的呼唤》中的巴克曾是一只温顺乖巧的看门狗。其实,它最大的职责却是在加利福尼亚的林荫道上,陪主人的孩子们散步、追逐。在舒适的火炉边,他内心的野性与锋利的牙齿被慢慢的淡化与覆盖。他已经忘掉了他的祖先是一头威猛无比的狼。在被曼纽埃勒拐卖给了狗贩子——一个穿着旧红外套的肥胖男人。此时的巴克还是一只不会搏斗厮杀的乖乖狗。在那个***下流卑鄙肮脏龌龊忘恩负义薄情寡性玩弄心机的胖子的木棍之下,巴克显得不堪一击,他的反抗与还击都一次次使得他更加痛苦的被打倒在地。“他知道如何把狗制的服服帖帖。”面对旁人的冷眼讥笑,巴克明白那个拿木棍的胖子比他强大得多。不过有朝一日,他会用祖先留给他的牙齿咬断他的脖子,撕开它胸膛。而现在他需要的是成长,成长为一头最健壮的狼,欠下的东西,会让他加倍的偿还,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他一定会遭报应的。这是来自一头狼心中的诅咒。
巴克又一次被那个肥胖的狗贩子转手卖给了佩诺特与弗朗索瓦斯。他恶狠狠的盯着那个***的胖子,牙齿咯咯发响,不要让我再见到你,那时我会是一头长着尖锐牙齿的恶狼,决不会手下留情,决不会像《飘》中那个善良的白瑞德,只是以一句淡淡的“……我一点都不在乎……”来作为了结。
巴克与另一条叫科莉的母狗被带到了船上。看着越来越远的海岸,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看见温暖的南方了。这也是以一个男子汉的姿态向青春的怯懦与温顺告别。再见了,去他妈的任人欺凌玩弄的少年的懵懂无知。老子将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会用我尖锐的牙齿证明我的存在。
杰克•伦敦用象征性的笔法,表现出一个具有极强象征性的审美意蕴。用温暖的南方启示读者透过意向表层去体味和领悟更深远的意蕴。巴克遥望着远去的温暖的南方,象征着他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的脱变。由南方代表着过去的舒适生活与炉火边的嬉戏,正在一步步的离他远去。暗示着巴克将要去面对与接受此生中最为残酷与血腥的丛林生活,去接受野性对他的呼唤。这一切,仿佛都是命运之中的冥冥安排。
巴克身旁的同伴科莉也是杰克•伦敦对人物形象具有极强寓意性的安排。在到达戴依海岸后,单纯善良的科莉试图与一只高大健壮的狗交友,却惨死在了对方的犬牙之下。此时的巴克懦弱胆小,只是躲在一旁定定地望着她,从她的眼神里感受到了无助与绝望。在几条狗的撕扯践踏之下,这一切是那么的残忍而又悲壮,巴克感觉快要窒息了。科莉这一形象的出现,代表着巴克身上懦弱的一面。此时,它与巴克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形象出现,惨死在了代表丛林残酷生活一面的恶犬的齿下,暗示着单纯善良的性格根本不属于丛林法则,在弱肉强食的丛林里要想生存必须抛弃那些不堪一击的脆弱的仁慈。显示出个别事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展示个别事物的本身。寓意表现出面对残酷生活时懦弱胆小的性格是会被无情杀死的意蕴。杰克•伦敦用暗示的笔法告诫读者,人类想要获得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必须学会如何面对无情的生活与暴力原则。走向世俗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先除掉自己身上无谓的善良。就像是代表善良与懦弱的科莉在到达戴依海岸之后,必先惨死于野狗的齿下被践踏一样。心理分析大师荣格在谈到心理类型时把思维、情感、感觉、直觉作为功能十字图的四极,其中心是自我。其中思维和情感相对,感觉和直觉相对。自我在这相对的两维中都可能有偏差。喜好思维的人其自我的意志力便导向思维那一端,情感就只能放在下端而处于一种次要功能。当两者相对比较平衡时,自我仍能较好地理解和控制情感,这时的情感是一种理性情感。越习惯于思考的人,情感就容易越受到排斥。当思维占据了意识的全部时,情感就只能在无意识中起作用。情感由于受到排斥而不能被意识所理解和控制,往往就会失去理性而成为非理性情感。同样,当对情感的运用大于对思考的运用时,思考便会被排斥,不能完全的进入意识之门。情感便会成为意识的主导,控制意识。这时的情感是一种非理性的情感,非正常的情感。因此科莉在这种非理性的情感下,忽略了潜在的危险,她根本就想象不到她善意交友的行为竟会令她葬送掉性命。这种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正是科莉性格上的一大缺陷。杰克•伦敦就是要通过科莉的死向读者展示一条铁血法则:在当今竞争残酷的社会之中,任何的科莉式的仁慈与友好必将被淘汰,其结果是悲惨的死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只会是那些拥有理性的思考和勇敢坚毅性格的勇士。所以科莉是最弱势的角色,她既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更不能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思考。在小说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她在临死时痛苦表情下隐藏的是她内心复杂的冲突,迷茫与清醒,反抗与妥协,绝望与希望……
幼年时的贫穷和受人凌辱的生涯,让杰克•伦敦饱受痛苦与磨难。青年时作为一个因抢劫牡蛎而被关进监狱的盲流受尽了歧视和折磨。拘捕、流浪、贫民窟贯穿了这位文学家的前半生。但是,因为心中的梦想和追求,却始终没有放弃,即使是在黑暗和惊涛骇浪之中。过去的悲惨经历,已经让杰克•伦敦去除掉了自上的懦弱的一面,他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只有坚强无谓的人才能真正的存活下去。生活本质上是一场悲剧,只有傻瓜才会对人类不可改变的命运自欺欺人。
科莉的死去除了巴克的懦弱。他开始清醒的领悟到弱肉强食的道理:一条狗倒在地上,那就意味着死亡和结束。弱的一面的死亡,预示着强的一面的崛起。就此看来,巴克的艺术形象还是比较完整丰满的。巴克的成长并非是一帆风顺,他也并非是一个天生禀赋异人的英雄,一出场便表现出伟大顽强的一面。他也是一个平凡的形象,也有着我们一般的怯懦与胆小。不过他的成长更为迅速,他敢于面对残酷的死亡,去唤醒血液与灵魂之中渗透着的野性。
“生活教会了他去偷,并且偷得更巧妙而又隐蔽。他牢牢地记着那个那大棒的男人对他的痛打。巴克往后要学的是:怎样对付主人的大棒和同类的利齿。他还学了会另一种生存技能——吃下各种各样甚至是他自己也叫不出名字的食物——只要他咬的动。干渴难耐时,他知道用脚去破开冰来取水喝。残酷的环境使他变得更加强壮威猛,嗅觉和视觉也比以前更发达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南方温顺的巴克在逐渐地恢复野性,像森林里野狗一样穿梭在丛林中捕食。现在他像狼一样厮杀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因为这是深植于他骨子里的与狼一般的本性。夜晚,当他仰首望天,凄厉长嗥时,他记起了他遥远的祖先。”
杰克•伦敦象征性的文学形象暗示某种深远、普遍的哲理意,蕴和主观情思,在文学意像的塑造中,对巴克这一形象进行了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变形化、拟人化的假定性意象。这种文学意象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具体、个体的现实属性,有极强的代表性和暗示性。启示读者应如何去面对陌生的生活与未知的领域。如何以一种生活态度反抗严酷的现实。也许你身上坚强的一面无法应对更为残酷的生活,看上去不堪一击,但是至少要像个男子汉那样的去搏斗去证明自己。我们不需要旁人的怜悯与同情,更不需要有所企图的伸手相援,这一切是对真正的男子汉的最大的嘲弄与讥讽。我只求那些嘴边挂有冷笑,满眼幸灾乐祸的旁观者远远的躲开。用嫉妒与羡慕的目光来观看我英勇的格斗、潇洒的回旋踢。省的对手的鲜血溅满你们渺小的全身。
杰克•伦敦将代表柔弱一面的科莉设计为一个女性的形象,象征着女性这一柔弱的形象无法在危机四伏的丛林之中生存下来。也许正是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男权社会下柔弱的女性生存的艰辛。而作为代表坚强勇猛一面的巴克则为一个男性的形象。这或许也说明了杰克•伦敦是一个男权主义者,崇尚勇敢与顽强。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4:47:4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