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和书我都看完了,但说到写点感想总觉得很难,中国工人的当代生活,本身话题就非常沉重,更何况工人阶级从荣耀的“领导阶层”以降就集体从公众记忆中消失许久了呢。说起工人我可能会从王进喜、时传祥一下就跳到下岗、失业,中间工厂的转型,工人生活的转变是空白的,是没有记忆的,工厂和工人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符号和概念,仿佛它们的背后不是有血有肉的人的生活。
文中贾樟柯的序写得很好,也许是他生活的缘故,他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和思考,没有那种隔靴搔痒和故作姿态的感觉,他对体制社会对处在其中的个人的影响的思考也是到位的。序的最后是这样写的:“每一次访谈将要结束的时候,都要伴随着很长时间的沉默。在这本书里,白纸黑字,句句都是过往的真实生活。但是我一直在想:在这些工人师傅讲述之余,在他们停下来不说话的时候,又有多少惊心动魄的记忆隐没在了沉默之中,可能这些沉默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大家看了这本书,也能看到那一片沉默。”王小波曾经写过沉默的大多数,鲁迅先生曾经写过无声的中国,一百几十年这样过去了,沉默的依然沉默着,偶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需要,让沉默者粉墨登场,华服卸去之后依然得去补缀那生活的破衫。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的经历。父亲也是60年代响应***的关于三线工厂建设下放到一个山城的军工厂搞建设的,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如今只剩下废弃的机床和空荡荡的厂房,还留在工厂的工人师傅的处境与420厂差不太多。我父亲的好朋友是50年代上海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千里迢迢来支援西南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返城,现在留在工厂里帮人维修家电,60多岁还要为了一个月千把块钱到另一个小城去打工。当年的山城只有两路公交车,就有一条是去我父亲那个工厂的,现在山城里有20多路公交车,而那一条线路却早就废弃了,要去要么打的要么坐一天只有四趟的城乡小巴。我的父亲是幸运的他早早就返城了,但我知道一定有那些并不那么幸运的工人师傅要承担那过于沉重的命运。这样的生活反差原原本本的写下来就是极好的现实题材的小说和剧本,但这样有批判力度和现实思考的作品当下太少太少。《二十四城》作为反映当代工人生活变迁经历的尝试,就显得太弥足珍贵了。
比起电影来,我更喜欢阅读文字。影像太直观具体了,导演的意图和创作扑面而来,有时反而阻碍了我的思考。阅读文字就不同,或快或慢全由自己掌握,品读下来就像加入了个人理解的再创作,可能不尽如题意,但真正是我自己的《二十四城记》。但这不意味着我排斥影像,相反我也喜欢贾导对工人师傅的访谈时的用心。像封面这样在空旷的厂房中,用陈旧的车床和冰冷坚硬的产品零件做背景与表情麻木的有血有肉的老师傅合影的场景;像用大巴载着工人师傅在成都的街头行驶从而展开访谈。中国的工人阶级曾被抬高到一个本不该身处高位,也在现实生活中被贬低且遗忘到一个他不应该身处的地位。书中和电影里没有答案,它说的只是曾经有那么一些人在那些时候做了那样一些事情,但仅仅是就填补公众对那段记忆的空白而言,也是多少有些助益的。就是作为工人本身,对那个时代那个工厂的记忆也是非常复杂的,我觉得那个赵刚说得很好,他说工厂就像一个摇篮和鸟笼,在那个时代特别温暖和有保障,时代变了,人长大了,必然要离开摇篮,但在摇篮里呆久了,甚至忘记了走路的本能。你能恨摇篮吗?即使你离开了工厂,它的影响也左右了你的一生。工厂和工人作为体制的受害者而言是没有差别的。
后记中写到:话到此,不多言。的确相比国人的记忆,本书本片讲出来的,连开头都算不上。导演能看到这一点难能可贵,我们的确欠那些没有面目的沉默者太长的时间,太多的篇幅。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4:42:2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4193.html
上一篇
尘埃落定《落定了的尘埃》
下一篇
我在雨中等你《你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