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我的反间谍生涯《“我和我的同事们”》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4:40:32
  • 84

没想到时隔十年,还有这么多朋友对《我和我的同事们》感兴趣,每年都能收到数十封豆邮,借此,将其中一封豆邮的回复贴出:

书的内容类似于《我的反间谍生涯》,里面多是案例,但涉及到的嫌疑人都是X先生、Y小姐这样的代号,其中有一个案例很有意思,是他与同伴受命前往北爱接触一位共和军的反间官员,这位官员是MI5的线人,当时他称其为剃刀先生,说这是MI5给他的代号,这个线人福赛斯曾经在小说里点过一句,不过讳莫如深,就这一句还引得五处大发雷霆,甚至到了威胁福赛斯的地步,而贝德的书里点的更彻底,前两年五处有过内斗,进而有高官泄露曾在北爱发展过一名线人,代号刀锋,共和军某翼高级官员,职责为反间、处置叛徒。这是我印象里能确认的唯一真实案例。这本书初看更像是小说,但通过前几章可以判断,这肯定是现实间谍的回忆录,因为里面充斥着大量枯燥乏味的间谍生活(勒卡雷和福赛斯的小说有涉及,不过小说家言会添些戏剧佐料,贝德这书跟我看过的一些间谍回忆录感觉类似)、对同行的揶揄(根据其中的行事风格猜测有美、英、德,所以可以猜测贝德不属于这三个情报机构,当然,故布疑阵也未可知),其中对各国情报机关的分析也很精辟。贝德在书中从未明确说过自己隶属于那个机构,他只说自己的组织被称为第11位守护者,不过这个所谓的第11位守护者我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也未可知。 原文:有次刚从超市买完东西,在一个拐角处偶然发现一位老先生在地上铺了张毯子,正慢慢的从几个包里面往外掏书,凑近了一看,全是老书,其中就有这本《我的反间谍生涯》,除了个别几本外,其他的书都是群众以及一些别的出版社出版的间谍的回忆录、案例。

这里面有几本一直是只闻其名,未见实物,心中大喜,可随即想起刚买完东西钱不够了,便让老先生等我一会儿,我赶回家拿钱,老先生也痛快,把书又都放回了包里,坐在那里等着我,一路上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别人抢先一步买走。

这次收获可以说巨大,共买到了32本书,大部分都是较常见的,但也有七八本是稀罕物,跟老先生聊了一下,老先生说他昨天就来了,只卖了一本,我就问了句:“什么书?”,哪知道一说出书名,我就开始后悔问它干嘛,那本书就是贝德的《我和我的同事们》。

80年代,我国的群众以及其他一些出版社,在这时期曾出版过大量有关间谍的回忆录、小说,但这些书后来基本上都没有在版过,这时期出版的书很多都真实性都极高。

间谍出版回忆录很不容易,任何一个间谍在步入这个行当的时候,都必须签署一份协议,即允许对这个间谍所写的任何公开发表的书籍、文章进行评估、审查,有时候只是将一些行动代号或容易引起纠纷的姓名删掉,但有些时候审查员连看都不看,直接回复“禁止出版”,如果碰上这种情况,间谍们只好寻求国外的出版商或干脆地下印刷,这点屡见不鲜,近几年便有为数不少的中情局雇员跑到曾记的敌人俄罗斯那里出版回忆录。

虽然面临着真假难辨等各种各样的状况,但这些回忆录或研究文章,依旧让对这个特殊职业感兴趣的人可以接触到这个神秘世界的一角,不过要想购得这些书却需要耐心,那些发行量较大的还好说,但那些发行量较小,或干脆仅供内部发行的可就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运气了。

《我和我的同事们》最早仅供发行,流出来的很少,我一位朋友曾有一本,后来搬家时丢了,每回跟我们说起这本书都是一脸的郁闷,而这本书作者贝德,在外面名声不彰,因为其人并不是冲在第一线的,而是执于幕后,通过蛛丝马迹来挖出一个个鼹鼠的高手,这本书也主要讲述的是这些幕后人物的故事,《The Company》这部迷你剧中那句“需要圣人般的耐心”,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这本书曾求过英文版,在eBay委托过几位二手书店的老板,也曾与在美国的朋友联系过,可惜就连英文版都属于稀罕物了,后来某次聚会时说起,一些朋友都十分怀疑到底还有没有可能在见到这么本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