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书评,写在一个下雨的早晨(写完已经晚上,篇幅冗长,只供有闲暇有耐心实在无聊的人看)。
这本书大概是继《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之后,最吸引我的书了,读起来很畅快淋漓,不知不觉就到了书的结尾。虽然1978年就出版了,但我今天才了解并读到它,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不过也不一定了,也许早一两年读到就不会有很多的体会以至于觉得相见恨晚。
——————————————————————————————
以下有关键情节透露,不想失掉读原书乐趣的人请不要继续了……
——————————————————————————————
作者以充满关怀和智慧的笔触把4个基本问题推到我们面前: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就好像他自己在最后一章所提到的那样,“我们获得一项真理,得到一种启示,不过是重新认识潜意识久已熟知的事情”。行文从头到尾,你都会觉得他在把你隐约知道的事情点破,化成清晰而确定的文字呈现在你面前,让你不禁感叹:“果真是这么回事啊!”
M•斯科特•派克作为心理医生,显然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医生的目标是帮助人达到心智成熟,而这种达到心智成熟的旅程,必须经由自律和爱。
(第一章——自律)
开篇从苦难说起,“人生苦难重重”,紧接着就是鲜明的观点——正视它!“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这让我想起以前读到的一个观点:人性的弱点之一,是靠着别人的不幸获得解脱——因为没有鞋穿而觉得不幸,直到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不过有一个信念现在已经逐渐深入我的内心了:“个人的苦难决不会大过人类的苦难”。当有人来找我说说自己的问题时,我也时常以这样的观点去劝解,切记自己永远都不可能是最不幸的那一个。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多身边的事例,包括自己的,都印证了这样的结论:不管怎样的不幸降临,你可能会非常背运和难熬,但是闯过去后,人生就更加开阔一层,以后再遇到多少类似的问题都可以轻松面对了。逃避问题只会让问题更加难以面对,自律是唯一有效的手段。“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作者提出自律的4个方面。其间提到心理学上常见的又十分有趣的现象——“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前者让自己活得痛苦,后者让别人活得痛苦。二者截然相反,却正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转移责任。这一小节的最后作者引用了一句流行的话“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总之一句话,我们应该正视问题,勇于放弃旧的自我。
在全章的结尾,有一段话值得注意:“有的人为了达到精神的更高境界,甚至不惜到沙漠隐居,或放弃适合的职业,去学习做木工,他们以为通过表面化的模仿,就可以走捷径,达到超凡的精神境界。他们没有意识到,长期以来,他们停留在幼稚的精神境界,只有从头做起,进行自律,才是惟一的捷径,如同他们须经历不可或缺的青春期、青年时期和中年成长阶段。”此话初读比较震撼,警示我们在自律方面不可自欺欺人。
(第二章——爱)
说完自律,自然地转到对自律背后动力的探讨——爱。众所周知,爱“是一种极神秘的现象,我们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也很难接触到其本质。关于爱的研究,是心理学界最艰难的课题之一。”作者给出的定义与心智成熟挂钩:“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这是个艰难的话题,不仅要分辨众多的相似物,还得一抓一大把概念。现实生活中假借爱的名义的行事不计其数,作者犀利而深刻地指出“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作者在这一章中辨析了激情之爱、依赖性、爱“宠物”、“自我牺牲”与真正的爱的区别。为了说清楚这些区别,又论述了自我界限和精神贯注等概念。当然我这过于直接而笼统的总结会显得无味了,原文是很精彩的。摘抄几段吧:
“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情侣只有脱离情网,才能够真正相爱。真爱的基础不是恋爱,甚至没有恋爱的感觉,也无须以之为基础。”
“有的人甚至认为,回归到幼儿时代,才能体验到真实的统一感。这一论调,对于不愿面对痛苦、不想承担责任的某些青年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可能认为:‘我不必承担得太多。别人的要求我可以置之不理。只要停留在青少年时代,拒绝成为成年人,就可以享受到超凡入圣的感觉。’遗憾的是,他们不能因此而成为圣人 ,反而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他的变化之快,就如同变魔术一样——这正是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患者的典型特征。他们不在乎依赖的对象是谁,只要有人可以依赖,就心满意足。只要通过与别人的关系,让他们获得某种身份或角色,他们就会感觉舒适,至于那是什么身份,对他们并不重要。他们的情感关系,貌似热烈,实则脆弱,因为他们构建情感的目的,只是为填补内心的空虚,甚至达到来者不拒的地步。”
“我接待五位患有消极性依赖心理的患者,为他们进行团体治疗。我让他们表白五年后希望达到的目标,几乎人人都表示:‘我希望找到关心自己的伴侣,并且同他(她)结婚。’没有人提到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创造出满意的艺术作品,积极地为社区服务,刻骨铭心地爱上某个人并且生儿育女。在他们的白日梦里,没有‘努力’、‘进步’的字眼,只想不费力地得到爱和照顾。我告诉他们:‘仅仅把得到别人的爱当成最高目标,你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想让别人真正爱你,恐怕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当然,消极性依赖患者未必永远自私自利,但其动机无非是想牢牢抓住某个人,获得需要的关心和照顾。假如无法达到目的,他们就不会为别人(乃至为自己)做任何事情。”
这里打断一下,有一个当下流传的观点是“找个你爱的人谈恋爱,找个爱你的人结婚”,老实说,这个观点比较混蛋,当事人是在索取外界,不过同时也把自己的一部分自由交给了别人。
继续摘抄……
“我们可能会注意到,某些上了年纪的人,把余生的最高目标,定位在打高尔夫球的技术上,他们每天想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如何以更少的杆数去打完一场球。他们想通过在运动方面的成绩,‘抵消’在做人方面没有进步的事实。如果他们懂得自尊自爱,就不会自欺欺人,以低级、肤浅的目标代替自我完善。”
“真正的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对婴儿的爱,对宠物的爱,以及对唯命是从的伴侣的爱,多是出自父性或母性的本能,这和坠入情网的情形极为类似,无需付出过多的努力。这样的爱,不是意志选择的行为,对于心智的成熟也无助益,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当然,这样的情感,有利于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成为真爱的基础。但是要拥有健全、完善的婚姻,要养育健康、成熟的子女,要实现整个人类心灵的进步,需要的远远不止于此。”
“不合理的给予以及破坏性的滋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给予者以‘爱’做幌子,只是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心智的成熟当一回事。”
“虐待狂和被虐待狂,都与性的需求、性的联想有关。不管是别人受苦,还是让自己受苦,患者都会感受到某种生理***。在精神病理学上,纯粹的***待和被虐待现象极为罕见,更多的是社会***待狂和被虐待狂,其危害性也更为严重。患者在与性有关的人际交往中,总想不停地去伤害对方,或为对方所伤害。”
“受虐待狂者还有一种错误观念:他们一厢情愿,把自我牺牲当成是真正的爱。其实,他们的潜意识蕴藏着更多的恨,并渴望得到发泄和补偿。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位牧师,他愿意为家人牺牲一切,认为自己的动机完全是为家人着想。他的真正目的,却是为了维系自我的美好形象。有时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一己的愿望。”
“当然,自私与否,不是判定爱的标准,唯一的判断标准是:爱——永远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爱。”
辨析完四种与真爱容易混淆的现象,作者提出爱需要行动和勇气。“人人都有爱他人的欲望,但很多人只想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成熟的人基本都会支持爱是行动这一观点。爱之所以需要勇气,是因为我们需要面对死亡、独立、承诺和冲突等风险。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某一天失去所爱而痛苦就不去爱,“我们应该坦然接受死亡,不妨把它当成‘永远的伴侣’,想象它始终与我们并肩前行”。我们也不要害怕独立,“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且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承诺也会带来风险,“消极性人格失调者不愿承诺,甚至丧失了承诺的能力,他们并不是害怕承诺的风险,而是可能完全不知道如何做出承诺。”作者解释了这种模式的来源:“如果童年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就会产生极大地不安全感,到了成年时,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我们总是先发制人地‘抛弃’对方,即采取‘在你抛弃我之前,我得先抛弃你的模式。”最后我们还需要控制好冲突的度,随意冲突和完全避免冲突都是不负责任的,“你的爱越深,就会越加谦逊,而不是自私和傲慢。你也会不时进行自我反省:‘要改变当前的局面,我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我要凭借什么样的个人影响?我如何判定我采取的方式,对孩子、配偶、集体、国家乃至人类有益无害?我凭什么认为我的想法正确,可以把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改变对方?我应该怎样扮演支持者的角色?’”
行文还有大量关于爱的各个方面的论述,最后由“神秘性”这一爱与宗教的相似点而引向宗教这个话题。
(第三章——成长与宗教)
在宗教这个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我见过的最新颖和开放的一个。原来心理健康与是否信仰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或者信仰什么宗教完全没有关系,为了最后的目标——心智成熟,治疗过程甚至可以完全相反,把一个原本笃信上帝的人变得不再信仰上帝,或者把一个完全不信上帝的人变得开始信仰上帝,但结局都都是一样的,他的客户们都开始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者提到,“人人都有宗教”,这其实是更广义的宗教了,他想表达的其实是“人人都有信仰”,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所信仰的其实是“崇拜真理,你坚信自己会不断进步”、“你的宗教所具有的力量,使你敢于承受一切痛苦,一切摆脱既往经验和迎接未来挑战的痛苦”、“有着更高的境界,因为你具有质疑一切的勇气”。现实中的宗教并不纯粹,借着“博爱”的名义,实践着教条、伪善甚至邪恶。
说到宗教与心理治疗的关系,让我联想起八年前读的另一本书《心灵的宁静》(Peace of Mind),那本书有着类似的观点,即宗教长期以来无法解决人类内心的不安。不过那本书读着有些艰涩沉闷,也不像这本书有生动的案例,它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恐惧”这个问题。也许心理学和宗教两者在前提和出发点上的区别造成了现状和结果的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心理学界不承认邪恶的存在,也许这样的观点更加包容和更具人性一些,但是否是给人类全体找台阶下也说不定。
心理学关注宗教,甚至借助宗教的手段完成治疗,作者提出不能将婴儿和洗澡水同时倒掉,正确的取向应该是“面对病人的信仰,能够采取更成熟、更稳妥的态度,而不是不屑一顾或敬而远之,甚至如遇水火,避之唯恐不及”。
(第四章——神奇的力量)
神奇的力量这一章既像是全书的升华,又像是一个无关主题的旁支,虽然也有案例,但显然比前几章少了很多,更多的是理论的阐述。很多观点读起来有些玄乎,有时让人觉得作者把平时放在脑中的假设型理论在这一章名正言顺地提出来,当然他的观点还是满有趣的,也不无道理,具体是什么还是自己去书里看比较好。
后来提到进化、熵与原罪,熵的理论虽然常见,但运用在心灵方面也是颇觉新颖,或者也是作者本人的信仰了。在有关熵的论述中,作者为了阐述作为人类进步的一部分,家庭教育水平已经大大提升,引用了罗马法律的规定,即“父母对子女有绝对的控制权。父亲可以出售子女,也可以将他们处死。父亲作为绝对权威的观念,后来被写入英国的法律,且原封不动地沿用到十四世纪。”这些事情在当今是不可想象的,今天的父母不但不能控制子女,而且还有义务哺育子女心智成熟。这大概也符合作者所坚持的观点:我们要成长,要心智成熟,家长和子女共同成长,医生和病人共同成长。提到父母对子女由控制转为责任,我不禁想到,所谓的“孝”是否也该与时俱进了,我们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仅仅对他们好是不够的,还应当帮助他们心智成熟,父母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的,他们有自己的各种问题需要面对,我们应当全面地支持帮助他们,毕竟心智成熟才是令一个人过得更好的根本途径。
另一个让人感到新颖的是他所认为的原罪,竟然是懒惰,而且是作为爱的对立面出现,爱的对立面既不是恨,也不是不爱,而是懒惰。从心智成熟的角度来看,不得不承认的确如此。
做一名医生很不容易,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而以病人的身份前去治疗也很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敢于面对自我,接受现实,为了健康这个长久的目标而接受挑战和痛苦,包括吃药打针,也包括内心的愤怒不安。我们吃饭睡觉,读书锻炼,以及学习自律与爱,都是要让自己健康自然地成长。
最后,以一句很常见的话来作为本书的总结吧,那就是:爱大于智慧。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4:39:0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3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