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本文是“毛概”课程的作业,要求写篇某书的读后感或读书笔记或调研报告等。本文花了不少时间码了很多字,鉴于两年来暮气渐重,思考停滞,内容粗制滥造是和水平有关,相关人等慎读。想交上去就回不来了怪可惜的,花时间打出来留个纪念。为了达到唬人的目的里面人名很多,大部分是来自记忆,没有考证。略有改动。)
初听本书是从一本 “《读书》精选”丛书中,名为《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的书上得知的,这本书收了一些过去10年间《读书》杂志上发表过的一些有关国际政治和政治哲学的文章,大量文章中有一个受捧最多,是贡德•弗兰克,两个人受批评最多,其一是福山,另一位就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作者塞缪尔•亨廷顿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汪晖、黄平先生主编下的《读书》并非“无禁区”,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此处不表)。当时很不解,美国的政治学泰斗级人物变成了国内学者人人喊打的老鼠了,难不成中国学界学术水平已如此之高了?后来在校图书馆发现亨氏的另一本著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拜读之后深受启发,语言很浅显,但思路明晰,逻辑有力,故决定跟进,看国内学者对其有无误读。最近读了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全书的结构很简单,分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标题为“一个多文明的世界”。首先批判了当今世界上理解国际政治的几大范式,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球政治第一次成为多极和多文明的。亨认为现代化并未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普世文明,当今世界有七大或八大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和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第二部分是“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讲文明势力间的消长的趋势:西方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亚洲文明正在扩张其经济、军事和政治权力;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炸,这造成了穆斯林国家及其邻国的不稳定;非西方文明一般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当今世界秩序以文明为基础,共享一种文化的国家之间更容易合作。大部分文明都有一个核心国际,以核心国家为中心个文明占据了一定的势力范围,文明之间的断层线正在变成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地带。第四部分是全书的重点,“文明的冲突”。本书的直接来源就是亨氏93年于《外交》杂志上发表的长文《文明的冲突?》。重点是将西方文明同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冲突,以及穆斯林同非穆斯林在断层线上的战争。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是探讨未来文明主要是西方文明的生存之道的,还有避免文明间战争各国所应努力的方向。
本书的明晰透彻自不必多说,国内亨氏的批评者他们自身的著作都无法满足这个基本的要求。本书诚然是站在美国的立场写得,不要忘了,亨廷顿曾担任卡特***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顾问,如此背景出来的人很难不以他自己的祖国利益为重,例如第五章的标题中直接用“挑战者文明”来统称非西方的,主要是伊斯兰和亚洲的文明。很多人以此来批判亨是“美国中心论”,其实太小看他了。通常意义上的“欧洲中心论”等是指那些欧美学者“目中无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有过不同于欧洲的情况的出现,想当然忽视其他,将欧洲视为文明发展的顶峰、其他地区学习的榜样。以美国利益为重的观点并不能责之以“美国中心论”这种改造过来的词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费孝通、***等人是“中国中心论”了。再者,亨的这种观点是很自然的,可以理解,就算美国左翼知识分子如乔姆斯基等人我想也不会想着帮助非美势力来推翻华盛顿***吧?从书中并不能读书亨廷顿自以为是美国人而生出的优越感,相反,他充分意识到文化是多元的,不然也不会划分出七个或八个文明了,当然,他也并没有因此走入另一个文化相对主义的极端。如果有什么的话,可能就是李慎之所言的言之有据但又觉得有些捕风捉影的“数量优势下的恐惧”了。
另外一种批评是所谓的“新左派”之类的观点,认为当今世界割据仍然是强国凭借优势地位来剥削、压迫弱国,亨氏之言不过是避重就轻,只触及到问题表面而未及实质。例如手头的一本书,麦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合著的《帝国》,虽然还未来得及读(简单翻了翻,较晦涩,估计也不会读了),但“望文生义”一下,其副标题就很能说明两方立场的不同:“全球化的政治秩序”。类似的观点从早期的依附论、世界体系论再到“帝国”(注意,不是“帝国主义”,二者不同),几经变更但内核不变。这种理解很易懂,就算亨廷顿再保守主义,作为美国政治学执牛耳者会不知道?书中亨廷顿并不讳言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的“双重标准”、干涉他国等等行径,虽不用咱们评论中常用的“霸权”等词,但也没有为美国脸上贴金的趋势,那为何亨廷顿仍坚持用“文明”来分析?未能想明白。梁文道再一篇时评中提到亨廷顿时说:“亨廷顿学者之流厉害的地方,是有把解释变成预言的本事。当他们用文化冲突论去分析国际形势,而且还受到信任欢迎的时候,结果就会变成真有这么一回事。”便面看来,用文明冲突来解释一些现象很有道理,但审议追究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梁文道就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是否所有的冲突都可以用剥削压迫来解释就一了百了了吗?回到梁文道举的那个例子上。巴黎市郊的暴乱并非源于种族,而是之前发过主要城市郊区中的移民区受到歧视。所以梁总结道“种族问题往往是阶级问题的伪装”。但是在深究一下,为何对移民去的公共服务要区别对待呢?当地居民为何对移民不放心呢?我想也有“非我族类” 的想法作祟吧?
该书的意义可能在于亨廷顿在中文版序言中所说的“似乎满足”了人们对一个新的“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的需要。冷战结束后一些冲突的背后的支持力量已经不能用两大阵营的分法来划分了(并未否认冲突背后有另外的支持力量),那是如何划分的呢?文化的亲缘性。该书的意义之一在于点出了,套用曼纽尔•卡斯特的一本书名,“认同的力量”,而且是文化认同。
另外,如本书封底“内容提要”最后一段提到的,“本书所持观点公允与否,在学界大有争论,但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对读者会有重大的参考价值。”确实如此,“豆瓣”网上有评论认为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一般对文化是不太关注的。要正儿八经讲印度文化,亨廷顿无论如何都讲不过季羡林,但是妙就妙在他不会(估计也没能力)从文化学者的角度谈文化。例如谈日本,亨廷顿没有像鲁斯•本尼迪克特那样谈什么“耻感文化”之类,而是说日本“没有包含一种可以输出到其他社会并因此与其他社会的人民建立文化联系的潜在普世宗教或意识形态”来说明日本的“无所适从”。当然,他把只占弹丸之地的日本也列入几种文化之一这个举动本身就很值得玩味。作为一本政论类的书作出预测是难免的,13年过去了,有些论断还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谈谈战争。书中快结束时亨假象了未来中美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并且十分认真仔细的分析了国际上其他势力的反应和战争的走向,眼前仿佛沙盘推演一般,很是有趣。“有趣”是站在外人的角度看,尤其是自己被当成假想敌是,但是亨廷顿是忧虑的。书后所付李慎之的一篇文章中说亨“有一点伪善的味道”,通过“恐惧会产生仇恨,而仇恨又能孕育战争”来影射亨廷顿最终目的是种族清洗,这种上纲上线的批判方法不由让人怀疑又回到了“文革”时期,李老这次过了。中文版序言里亨指出他希望“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将有助与促进整个世界上‘文明的对话’”。我相信他是真心如此。“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这一论断我们在这个战乱频仍的“当代世界”听了好多年了。“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可能一生下来就是“中国人民”的一员吧,“爱好和平”太久了,难以理解其他民族为何就不爱好呢?战争这东西不好理解。梅德韦杰夫当选后不久曾指着脖子说:“意识形态我们已经吃到这儿了!”回想几十年前美苏对峙时期如果当时领导人有这种觉悟全世界会不会好过一些?梅德韦杰夫看透了意识形态对立的无聊。如果亨廷顿分析属实,那么我们应该努力看到文明之间冲突的无聊。有人说不,其实各国都是有利益追求的。大部分利益追求都是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犹记得当初读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时的震撼(还有对艰深内容的茫然),“民族只是个想象的共同体”之一论断我想了很久。有提到上文那个名词了,“认同的力量”亨廷顿在书中提到了穆斯林世界认同的U型分布,即两端高中间低。两边是对自己近的团体和至大的世界认同很高,而对中间层次的团体认同低。这个提法与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差序格局”神似,中国人的差序格局简化成亨廷顿那种提法就是一条向左倾斜的曲线,越往远走认同越低。如果都变成L型曲线,对稍微大一些的团体的认同被消解掉,可能不会如当今这么麻烦。
上述想法过于虚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就有“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他国家也都类似加强民族认同。如霍布斯鲍姆等发现很多“传统”在是并不遥远的过去“发明”出来的,其目的正是为了加强民族国家的认同。马克思说共产主义社会中是没有国家的,历史上思想家类似的言论很多,按潘光旦的分类我想大都可以归为“社会理想”甚至“社会冥想”而非“社会思想”之类了。总之,很远很虚幻。
从徐贲那里读了一些有关雅斯贝尔斯的二手研究,觉得与亨廷顿结合起来看很有意思。亨廷顿希望文明间对话,而“在雅斯贝尔斯那里,世界共同和平和世界共同文明是相互联系的”,“他强调不同文化的共性。不同文化彼此宽容,不是没有办法不得不相互容忍,是因为他们都是普通人性的产物,早已有了相互包容的关系。任何以文化差异为借口的优越论和排斥他者都与人类整体不相符合。”巧的很,亨廷顿这本书最后一小节的标题就是《文明的共性》。如果真的如此,“文明的冲突”就是一个伪命题了。
梁文道在给自己的时事评论集子《常识》写自序是说了下面一段话:“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事老是重复出现。几年前发生过矿难,评论家煞费苦心地分析它的成因,推介善后的处置,指出杜绝它再度发生的方法。结果他不是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频密的发生。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显示的屹立不变就是对他对打的嘲讽了。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盼望自己的文章实效……”亨廷顿这本书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时事评论了,里面分析的案例现在看来几乎是古董了,但是我手头这本是02年第三版,05年第二次印刷,还是在书店买到的,可见其“长销”了,我想背后的原因可能正是“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拿亨廷顿去世来说,他是08年底去世的,就在他去世一两天后以军在加沙地区发起大规模的空袭,而巴方的回应是“誓言击溃以色列政权”。我倒不认为这是对亨廷顿的嘲讽。具有普世信念的雅斯贝尔斯论证过“(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环境……个人并不能全然摆脱这些环境因为无论他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都是这些环境中的一环,无法逃避其影响。就算他反对这些环境也是一样。”所以,“现代国家所有的公民都必须为国家之罪承担政治罪责,因为在现代国家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不是非政治的。”换言之,这不是对某一个人的嘲讽。康德的《永久和评论》出来都过了200年了,但是世界上仍有战争这东西存在,这是对整个人类的嘲讽。
(另:输一遍后两个发现,写得好水,输得好累。自恋的代价)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4:37:1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