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沧桑看云(上下卷)《剖析自己难上难》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4:35:09
  • 57

瞿秋白是烈士吗?当然是。他死得那么从容,走出福建长汀的中山公园,没有一点畏惧。记者这样描绘:“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见菜四碟,美酒一瓮,彼独坐其上,自酌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酒半乃言曰:人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睡为大快乐;辞世长逝是真快乐。”他用俄语高唱《国际歌》,盘膝而坐,直到枪响。俗话说: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瞿秋白就是用这样动人的方式告别了世界。我想,尊其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是绝对名副其实的。他将载入民族、国家的史册,流芳百世。

可是他偏偏在牺牲前,写了一篇两万多字的自白《多余的话》。他写自己本是一介文人,由于历史的误会,却从了政,还成了共产党的领袖。虽然在风云变幻残酷险恶的日子里没有迟疑没有胆怯,可是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回顾一生,他明白无误地表现出对政治的厌倦。他的曾有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困惑、坚定……都以本来面目留在了文字中。

哎呀呀,一个政治家说自己“厌倦政治”,一个布尔什维克说自己是“历史的误会”,他不知道“人民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吗?果然,他被斥为“叛徒”,文革期间,连墓地都被捣毁了。我揣测过他这样写的动机,原来他不想“冒名顶替”!他写道:“以叛徒冒充烈士,实在太那个了。……虽然我现在很容易装腔作势慷慨激昂而死,可是我不敢这样做。历史是不能够,也不应当欺骗的。我骗着大家是不应该的。所以虽反正一死,同样是结束我的生命,而我决不愿冒充烈士而死。”你看,他对名声之类是多么淡漠,他只想给亲人、给历史留下一个真实的、完整的自己,以求得内心的宁静。至于谁“不高兴”,后果有多“严重”,那就由它吧!想想眼下那么多的沽名钓誉者,想想为争八宝山的排位、争悼词里的一个形容词而让一些人血压陡升,我对瞿秋白的坦诚深表敬意——剖析无人所知、“不光彩”的自己,毁坏自己的“光辉形象”,那同样需要大无畏的勇气呀!

撇开政治。就我自己来说,有没有剖析自我的勇气呢?或者说,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敢不敢在围着我一圈的亲人面前一把摘掉那戴了一辈子的“面具”呢?

虽然平平凡凡草根一生,没有也没有条件做什么大恶之事,可是,还是没有那个勇气呀!“大恶”没有,“中恶”呢?“小恶”呢?一辈子,几十年,要干干净净、纯洁无瑕,还真不容易呢!“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其实这话并不完全应验,就像那句“好人好报,坏人恶报”一样。那个真实的自己是只有自己才清楚的。可是又有几个人敢于捅破自己的窗户纸呢?……按理说,活着的时候,掩饰一下、美化一下,还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可“死后原知万事空”,干什么还是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呢?原来还是我们的东方文化里,形象、印象、评价之类,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赢得生前身后名”哟!瞿秋白的伟大更在于此呀!

瞿秋白说了,写了,他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从容地走了。不知那些戴着面具走的人,能不能心安理得?我想起了西方宗教世界的忏悔。你把一切告诉了神父,你的心宁静了,你的形象依然完好如故,这实在是个既神性又人性的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呀!

不过,我想不一定指望神父。当社会的宽容度大大提高,当人性的多侧面被承认,当人们破除了对先辈和各种偶像的崇拜,那么,真实地“交代”自己的人生而求得良心的平静,也不是十分遥远的事。瞿秋白袒露了内心的软弱、动摇,不照样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热爱吗?毕竟敢于解剖自己灵魂的政治家实在是凤毛麟角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