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知远的时评很奇妙,就是我总觉得自己是在读言情。而这个言情的首要标签,就是许知远从十年前就挂着的“忧伤”。
从《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开始,就发现他对这个时代的用情甚深,其间还有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挫败感。比如他会对标准化时代带来的人文精神萎缩和批判意识衰退表示无奈等等。当然这种无奈乏味也是一种相爱。但是两情相悦就是这么一回事儿,当事人不能自拔,可惜别人看上去,总是觉得有点无聊和莫名惊诧。
继而在《中国纪事》中,他的这种言情并不总是表现在时时刻刻。他开始尽量摆脱像一个知识分子那样想问题,尽量避免草率的谈论自己的国家。就像奈保尔讲的:国家,是一片念兹在兹,于我而言,却难以表述的土地。既然如此,不如只是单纯的把事情讲清楚就好了。
而至于《醒来》,虽然他试图展现中国重新定义自己的路径,但是最终看到的文字,到更像一个青年搜寻自我定位的思想历程。野心有余,而终于因为情怀搁置了。
确实,许知远的文字永远是没有什么值得倾听的结论,而这种结论正是情怀无休无止的一种结果。虽然他自己也讲:“公共知识分子从来不是解决什么命题的。”当然,他的许多命题也无从解决,很多“伪命题”不过是用“外国学理套中国现实”的一厢情愿而已,而这种一厢情愿,并不自证这种移植就是合理的。比如用移植过来的“市场”“时代”一众概念去搪塞中国的现实,可惜最关键的一层窗户纸,从来没捅破。
又比如关于许知远文体的重复和无病呻吟。“重复是最重要的修辞。”于是许知远大可利用这种修辞去做一个危险的煽动分子,进而挑起公共话题。而至于无病呻吟,比如他频繁的为自己个人身份的认
定而焦虑。但是这种频繁的焦虑,其实更容易迷失方向。以为的理性思考和自由选择,其实也不过是一种年轻的情绪而已,于是反而更加显得不够自由。而这种不够自由,在文字上的直接面貌就是不好玩儿。现在世界最缺的就是“有趣”,以“无趣”对“无趣”,虽然情怀是大大的,但是如此正经,反而显得荒诞了。确实,许知远最爱言说自己的理想和焦虑,可惜这些都是隐私,比性还隐私,所以到底有没有言说的必要?如果没有这种必要的话,那到底是很天真,还是秀情怀。虽然情怀和天真可能都是无意为之,但叫别人看了,反而有窥私之嫌,只能比当事人汗!
当然这种汗,叫许知远看来,可能又要忧心忡忡了。忧心我们这种80年代生人的小屁孩儿对于政治的毫无热情。我甚至不知道有什么必要对于祖国进行一次宏大审视,诚如他在《醒来》中思索的110年的中国变革一样。当然这种对于政治的毫无热情,可能也不过就是在上代人不确定的乐观之后的一种冷笑话。自己不正经,也忍受不了别人正经。于是,只剩拿不屑说事儿,而这,或许也是一种悲哀。确实,这个时代到底还需不需要热情,而一个热情洋溢的时代,又怎么可以不被轻易的视作矫情?别让最后所投注的热情,也不过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面幻象而已。当然,我相信许知远是真有情怀,可惜“有情怀”在“没有情怀”者的眼中,也不过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情绪而已,几乎叫人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而这种生理反应又反过来成了他攻击反智主义的现行。于是终于不能理解,甚至连我自己都不能理解作为一个80后,强调理性、实用,并且几乎习惯性的乐于嘲笑,而这到底是不是最年轻一代的轻度自我***。就像朋友讲的:这个世界很***,可惜人民都ED了。于是政治性无能装成政治性冷淡。而这本身也可能是一种焦灼。
附笔:觉得许知远作为一个男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敏感。许知远有一张照片,就是在屋里撑着一把伞。这很像他干的事儿,连未雨绸缪都不算。虽然现实诚如一些人所言:屋内没雨屋外也没雨,形势一片大好!
附附笔:中国的时评永远不过时。去年的事儿是今年的事儿,今年的事儿也一定是明年的事儿。十年或可常新。写时评关键的一点就应该像长平讲的:“是一种正常的呼吸。”别激动,别煽情,别当什么救世主。煽情不是坏事,可惜毫无用处,并且容易显得脑残;而激动,又总是容易伴随精英式的自以为是;至于救世主,《国际歌》里早就唱了:从来就没有。有的话,也不过就是知识分子那点可怜巴巴的道德优越感。可见文化是暴力,确实如此,并且这种暴力,总容易叫一部分人民,觉得很***。当然在这种情绪之后,最要紧的一点就是枪法准。很多窗户纸,不能捅,就别捅。之前之后的心理活动,如何纠结,其实意义不大,还不如没事打打酱油。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4:33:5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