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高效课堂22条李不骑马和高效课堂——与《高效课堂22条》有关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4:28:55
  • 73

李炳亭笔名李不骑马,可能知道李不骑马的人比知道李炳亭的还要多。一段时间,李不骑马整日混迹于“教育在线”,他在论坛里激扬文字,快意恩仇,得到了不少人激赏,也结下了不少梁子。总结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想他大多在做一件事情——批判!批判传统教育!批判传统课堂!他因那招牌式的“偏激”,被网友推举为“骂传统教育最厉害的人”。

马克•吐温说,偏激的人离幸福最近。我想李不骑马的“偏激”类似于鲁迅“爱之深,责之切”的路数。他常常用“矫枉必先过正”解释自己的“偏激”。我大约是理解他的,正是体悟到太多传统教育的切肤之痛,他才四处“呐喊”,以期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但问题是,唤醒了怎么办呢?出路在哪里?

传统课堂教学需要改革,这几乎成为一种共识,但怎样改又无疑成为另一个“共同”的困惑。研究怎样改,或者换句话说,课改从哪里切入,找到这样一个“支点”成为李不骑马做力行教育的最重大课题。

一段时间,在各种教育论坛里不见了李不骑马的踪迹。他厌倦了太多毫无建设性的口舌之争,2006年的春天他发现了杜郎口,忙于为杜郎口“鼓”与“呼”。在《杜郎口旋风》中,他欣喜地写道:“与那些苍白空洞的所谓教育理论相比,在现实的中国教育层面上,摧枯拉朽的杜郎口旋风,制造的其实不是什么炫目耀眼的神奇,更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奇迹,而是教育更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

杜郎口的发现顿使李不骑马醍醐灌顶,长时期的困惑霎时如冰雪消融。他坚信自己从杜郎口的课堂里找到了打开课堂教学之门的“金钥匙”。站在杜郎口的肩膀上,他依稀看到了课改的出路——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走向素质教育的必由途径。在杜郎口模式的基础上,他广泛吸纳了另外一些模式的精华,结合自己的思考,从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高效课堂模式”。为了突出实践意义,他把这套模式条分缕析,以“高效课堂22条”的形式呈献给教育界。

为了让一线教育分享杜郎口等学校的成功经验,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教育实验”——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在他的努力下,一批学校因之受益而快速发展,震惊一线教育。2007年昌乐二中“271学习法则”、2008年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2009年新知学校“自主+交流”教学模式、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模式……这些学校的异军突起不仅证明了杜郎口经验的普适性,更形成了阵容强大的“高效课堂模式探索”名校方阵!

我想,《高效课堂22条》的出版无论对李不骑马个人,还是对教育界,都有着值得我们深思的意义。对教育界来说,这本《高效课堂22条》是国内第一部详细系统阐释和解读高效课堂模式和方法的教学工具书,它从实践中来,必将进一步回馈实践,为当前教育的课堂推进带来福音。就李不骑马个人而言,这本书深深地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是他长期做力行教育的智慧总结,或许有些拉拉杂杂,但不可否认,高效课堂的理论在这部书里初成体系,并因其丰富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沿着高效课堂的命题,如果李不骑马继续丰富、钻研下去,用不了多久,他对教育的贡献将会让我们刮目相看。

喜欢李不骑马的文字,气充韵沛,文质俱佳!更欣赏他怀着情怀做教育,一个四十多岁的老男人不辞劳苦、疏于家庭,奔波于教育一线,笔耕不辍,让人感佩!他告诉我:“我的焦虑是我可以学会像西西弗那样一次次地来回折腾,但课堂教学改革假如像那块奇怪的巨石一般,被推上去然后再滚下来,那好不容易抢来的素质教育大好局面就会被折腾垮的。”

我祝福他在高效课堂探索的道路上走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