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阅读城市《转载:张钦楠访谈》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4:21:04
  • 79

世界上的城市成千上万,有的山环水绕,有的高楼林立,有的鸟语花香。有典雅高贵的威尼斯,有浪漫诗意的彼得堡,有山水之城堪培拉,有形散而神不散的洛杉矶。张钦楠说,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最美妙、最高级、最复杂、最深刻的产物。面对这最美妙的创造物,我们应该对它有所探究。旅游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城市作观赏。张钦楠教授“阅读城市”的说法,形象地从文化层次揭示了城市旅游的内涵和表现。

阅读城市要抓住标志建筑和母体建筑,母体建筑是基础;阅读最好知晓城市的历史、人文知识。

这种旅游性质的阅读可以有不同层次,可以走马观花式地看,也可以作为一类文化对象来读,都可有收益;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段,常有人在一次旅游没有看完所有的景观时说,留点“念想”,正是这个道理。感性认识非常重要——对旅游来说,是阅读城市的起点。深一层的阅读最好知晓这个城市的历史、人文知识等基本常识,感性认识和基本常识这两者最好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使旅游的城市阅读有更多的收获。

张教授在多年的建筑研究和城市阅读中筛选出三种方法,各类旅游者都可以应用。其一是美国城市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林奇教授所提倡的“认知图”法,简单说就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加上主要马路组成的参照坐标图。其二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柯林·罗厄教授提倡的“图——底法”。意思是把实体的建筑物和虚体的城市空间分别涂为不同的颜色。由此可以对城市有不同的发现。罗厄的方法与其拼贴城市的概念不无关系,他认为城市是一个历史的沉淀物,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反对以“现代化”为名对原有的城市大拆大建,主张新旧共存。历史像一条长河,各个时期的建筑就像植物的化石,一点点地沉积下来,拼贴成现在的面貌。其三是意大利新理性派的阿尔多·罗西提出的,罗西认为城市是由标志建筑和“母体”建筑(每个城市最普通的建筑,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里弄)组成的。标志性建筑在人们的眼中,母体建筑深深地嵌入人们的意识里。阅读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抓住标志建筑和“母体”建筑。光看标志建筑是不全面的,母体建筑是城市建筑非常重要的基本部分,只有这样才会构成全面的城市印象。

城市形态就是一个城市的相貌,阅读城市就要了解、研究城市形态,从中发现她的文化特征和城市个性。

城市形态是张教授屡提的重要概念。怎样了解、认识一个城市的“城市形态”?张钦楠教授说,可以从四个方面去把握:自然环境、母体建筑、标志建筑和总体布局。张教授举北京城的例子说明城市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水的环境)的关系,反映了最初建设这一城市人们的自然观。元朝在修建北京城时,是以北京自北向南的水系为主轴,在水的两侧修建宫殿,表现出了一种对水的尊重。到明朝,就把水系撇在一边,在陆地上设轴线甚至还人工堆砌出一座景山。这就是两种自然观。自古人类逐水而居,水成了人生存的命脉,不论是建村寨、建城镇都必须具有良好的水环境,才有生存、发展的可能。水不仅供给人们生活之用,还提供运输、生产之需,那时人们对水是尊崇的。而在公路、铁路、航空大大发展起来之后,人们改变了对水的尊崇意识,许多城市肆无忌惮的填平河湖,或者使城市的水道变成了臭水沟,有的到今天仍是臭气熏天的。

水往往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布局。著名的水城如彼得堡、威尼斯、阿姆斯特丹都是利用水道的高手。巴黎则沿着塞纳河形成了多轴线的布局。

平心而论,一般的旅游者往往满足于访问几座标志性的建筑,张教授认为,标志性建筑是果而不是因。更直接反映一个城市文化特征的,是她的母体建筑。它们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决定着城市的基本性格。母体并不难识别,它就在你身边。游北京最想去的是故宫、长城、颐和园,然而要真正了解北京就应当看看她的胡同和四合院。故宫实际上是个大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的母体,弄堂是上海的母体,南京路和淮海路的连排商店是弄堂的派生物。张钦楠教授说,从形体来说,母体是多种多样的。有遍布洛杉矶全市和芝加哥郊区的独户住宅(外向型)、墨西哥城带小庭院的住宅、圣·彼得堡和巴黎东北角的沿街联排住宅、巴西利亚的低层“超级小区”、香港的高层集居区等等。从它们的形态可以看到其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与人们的交通方式紧密相连。

标志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的象征符号,形象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这些建筑一起形成了形象化的建筑历史博物馆,构成城市最有吸引力的一部分。那些主张把老建筑统统拆掉,代之以自认为最先进、现代化(实际上不到十年也成为历史)的建筑的“革命派”,实际上是当年破“四旧”勇士的翻版而已。

整体布局,张教授认为有三种:方格棋盘式的网络,加上一些放射性的斜路;巴西利亚的飞鸟型和堪培拉的本字形模式,有突出的吸引力,但人为痕迹太重,很难适应自然发生的变化。对张教授最具吸引力的是欧洲的适应自然(特别是水道或水面)和人文环境自然演变所形成的多样化布局,像巴黎沿塞纳河的多轴线布局,巴塞罗那的多区域组合和圣·彼得堡的水路交替更迭。自然环境、母体建筑、标志建筑和总体布局是构成城市形态的主要内容,张教授不无得意地表示,如果设置“城市形态学”肯定会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建筑的文化视角是识别城市性格的钥匙

张钦楠教授始终主张,在阅读一个城市时应从城市的形态去识别她的性格特征,在识别过程中从文化角度去考察城市建筑,这是把钥匙。

张钦楠教授认为“建筑文化”至少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建筑反映和表达了社会价值观,包括哲学、经济和美学观念,反过来它也巩固、强化或者削弱这些价值观。他举了三个例子:一是欧洲中世纪教堂,教堂内部幽深阴暗,人们在这里寻求脱离罪恶的尘世,登上天堂的彼岸。这反映了当时的宗教观念。二是巴西利亚的国家大教堂,阳光透过侧窗投入大教堂,上空悬挂了天使的雕像,象征着天使降临人间。三是洛杉矶的玻璃教堂,在这里天国与人间已经没有了界限,天堂就在人间。这些例子反映的是,建筑体现的不仅是技术和形式美,而是一种文化。建筑是时代的缩影,从希腊神殿,可以了解到当年它们如何起到了巩固城邦的作用;从罗马斗兽场可以知道它的存在,怎样与一个帝国的消亡息息相关。

第二,建筑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模式。丘吉尔的名言“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人”,就是最好的注解。人总是以自己理想的模式来建造房屋,同时改造周围的环境。一旦建成之后,它们又反过来强化或者制约人们的生活。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几代同堂理想的生活模式,反映也强化了忠孝伦理观念。洛杉矶那无节制扩散的独户住宅,是以小企业为单位的“无中心即多中心”的布朗分子运动式经济关系的最佳模式。快餐店、自选市场、多厅电影院、主题公园都是消费者社会的典型代表。

第三,建筑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开拓了一条人与建筑对话的渠道。

阿拉伯的拱券、中国的曲线屋顶、法国的芒萨屋顶都产生于本地区的人文和自然条件,和当地口语、文字一起构成了本民族、本地域独特的表述和交流手段。以曲线屋顶为主,中国各地不同形式的民居构成了百花齐放的中国建筑方言。

第四,建造的营造方式和职业特点构成了社会运行中的一种有规律的经营文化,也在一定范围里强化或制约了人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这一点理论色彩过于浓厚,暂且从略。这中间建筑师的地位和作用中外大相径庭,判若霄壤。

张钦楠教授说,古希腊建筑师的名字和那些雄伟的建筑一同流传至今,在中国出了鲁班、喻皓等凤毛麟角的仅存外,绝大多数淹没无闻。《红楼梦》写到大观园的营造时,说“全凭一个老明公号山之野者,一一筹划起造”。张钦楠教授不禁感叹道:有多少“山之野”被封建制度埋没在荒野中了。直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随着梁思成等学者回国才有了“建筑师”的词汇。应该尊重建筑师和他的创造,巴塞罗那的高迪、巴西利亚的尼迈耶都是使城市凝聚了巨大魅力的建筑大师。

在张教授看来,在诸多文化传统中,至少有一种对形成民族的性格和凝聚力起主导作用,也就是主流传统。循着这一传统脉络,你就会找到阅读城市所要探索的主题。

张钦楠教授,1931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在上海、北京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近30年。先后当选为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美国建筑师学会和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师学会名誉资深会员及日本建筑家协会名誉会员。主要著译编作有:《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人文主义建筑学》、《建筑设计方法论》、《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锦》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