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韦慕庭教授(Clarence M.Wilbur)撰写了一部如此伟大的关于孙中山的传记.
开始阅读之前,我曾经想过这样的一本由外国学者执笔的关于一个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中国伟大人物的传记是否会足够客观,但随手翻阅几页看到的是海量的关于参考文献的注解,使我相信作者绝对是站在尊重历史,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真实性的立场进行创作的.
说实话,要很顺畅的读完这本书是很困难的.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都是喜欢看轻松的读物,即使是关于"历史"这么沉重的题材,我们也希望读那种通俗的,甚至是带有娱乐性的作品.(拜某些著名教授开创先河式的讲述历史的方式所赐,中国现在似乎进入了全民读史的时代)
《孙中山 壮志未酬的爱国者》这本书是学术性很强的著作,同孙中山一生的经历一样,是"绝对严肃"的,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我正在读一篇300多页的博士论文.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被这本书深深吸引,里面几乎所有的内容对于我都是新鲜的,我被孙中山的命运牵肠挂肚.在读到孙中山1925年在北京留下"总理遗嘱"并最终在3月12日与世长辞那段,我的心情无比沉重,并在那一刻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去一次南京中山陵去祭奠这位伟大的爱国者.
有一个命题是我读完之后一直试图假设的:如果孙中山没有在其革命活动后期与苏俄,共产国际合作,并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并在国民党改组中允许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话,那我们对孙中山这位国民党的创始人的态度会不会与现在迥然不同?中国几乎所有大城市都有的"中山路"是否根本就不会以此命名?(不管孙中山之前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多么鞠躬尽瘁)
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因为政治的原因而得不到其在历史中客观的定位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关于孙中山为了推翻清***,以及后来推翻袁世凯和随后的北京***而到处筹款以及争取外国援助的描述,我感到非常惊讶.孙中山在某些事情上的做法与我想像中的"伟人"实在不符,包括他发行不可能兑现的债券;为了获得西方列强的援助而不顾中国未来利益,什么都能承诺(历史如果稍有阴差阳错,留下"卖国贼"称号的可能就不是袁世凯了,而是我们的孙博士);当与俄国合作同时,继续联系西方国家,脚踏两只船.
但正如孙中山所言:替手段正确性作出辩解的,在于目的本身.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想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则以上各种手段似乎是必不可少的.
孙中山曾三次在广州执政,广州也有一些重要的遗迹来见证那一段历史.例如黄埔军校,大元帅府,孙中山文献馆,纪念堂,农讲所等等.
孙中山在广州执政期间,为了其革命事业筹集经费而将苛捐杂税强加到普通民众之上,必然引起群众的不满.当地的"老广",尤其是那些富裕的商人,非常痛恨孙中山***的统制,他们是这样形容孙中山:一生只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1924年,孙中山下令镇压商人叛乱,在西关一带(现广州荔湾区)烧毁近千座房屋建筑,我相信这给广州市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孙中山在广州大元帅府(广州海珠区,离我现在住的地方很近)
《孙中山 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是目前为止我读过的最优秀的人物传记和历史读物.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书籍来正确认识历史.不应该因为政治而歪曲历史,改变历史,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4:17:4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