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目标《目标》读后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4:15:14
  • 64

高德拉特(Eliyahu M.Tolerate)所著的《目标》一书是由教我们《运营管理》的教授推荐的。我花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看完了。

这本书是讲关于生产运营管理方面的,主要介绍制约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简称TOC),就是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但是用的是小说体。因此,里面没有什么理论性的框框,读起来也觉得有趣,也易于理解。

故事讲的是一个濒临倒闭工厂的厂长罗哥,如何在一个物理学家钟纳的指引下,通过团队的努力找出了挽救工厂的办法,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压缩了生产时间,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最终改变了整个工厂以及整个公司的局面。

混乱的生产秩序,较高的生产成本,较长的交货周期等问题,是工厂的通病。制约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帮我们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从这本书获得的启发远大于该理论的应用效果本身。

一、找到目标。当罗哥向钟纳寻求解决工厂困境的时候,这个没进过一天工厂的物理学家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工厂的目标是什么?其实,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目标的,有了目标才知道做事的方向,接着才会想到如何去做事。而且,在行动中,要时常对照目标,以免偏离方向。所以,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找到了目标,也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二、保持清醒的头脑,会停下来思考。罗哥的工厂每天都在赶生产,赶着交货。他们每一批都延迟了,而先生产哪批货就要看哪个领导来催和谁的嗓门大了。他每天都在现场跑来跑去,按照上级的指示监督工人加班生产。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都是如此。直到事业部的部长给了他一个期限——三个月,如果不能扭亏为盈,就要关掉工厂。他这才停下来,仔细思考到底如何解决问题。

他早该思考了,只是平时已经被麻痹了。尤其是,没有什么比关闭工厂能让他感受到危机的来临了。想想,我们平时不也常遇到这种“温水煮青蛙”的事情吗,罗哥还好,领导给了他三个月时间去改变。而现实中,有很多时候,就是在你还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被淘汰掉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经济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当你去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的英语不过关,直接被毙掉了。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要会停下来思考。

三、改革需要管理层的支持。这点其实我早已经知道了。但是,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下。如果罗哥不是厂长,这个改革如何推行?这个厂子还有救吗?就像清末的戊戌变法,光绪虽然支持改革,但是,他不当权啊。慈禧太后把他软禁起来,戊戌变法也就进行不下去了。在书末的附录里也提到,很多企业的领导在发现这本书很不错后,就发给员工每人一本。为什么?因为欧美的工会在工厂里权利很大,如果想推行改革的话,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

四、转变思维。文中提到了对于成本的不同概念。作者的意思是说,只有将产品生产出来,并交给客户,这才算赚了钱。对于瓶颈处的生产延误一小时,就是整个生产系统延误一小时。这时,瓶颈的实际成本应该“是整个系统的总营运费用除以瓶颈的生产时数”,而不是用成本会计法所计算的单个工序的生产成本。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很简单,对于营销、销售部门的“顾客至上”原则,在生产系统中根本不适用,因为生产系统只追求生产的规模效益以降低单件产品的成本。现代化的制造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在增加顾客价值的同时,要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作者也提到了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分批生产,分批发货。这样,分批生产降低了自己企业的原材料库存和半成品库存,缩短了待料的非增值时间。而分批发货则降低了客户的原材料库存,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五、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改革之前,罗哥每天都加班,处理这生产的问题,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时间都没了。就在其为如何挽救工厂而发愁的时候,妻子离家出走了。这样一来,工作和家庭都给罗哥带来很大的压力。问题就在罗哥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他每天用于工作的时间都占用了该用于生活的时间,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家人相处。而在改革后,罗哥都不用操心生产的问题了,因为一切的生产活动都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他再也不用加班了,也就有了生活的时间了。妻子也回来了,一家人又团聚了。如果罗哥多花一些时间思考,早一步进行改革,也就不会出现家庭问题了。

六、学会沟通。物理学家钟纳在引导罗哥解决问题时,一直以提问的方式不停地问罗哥,引导他找到解决办法。这在书中被称之为苏格拉底式。这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方式,这样比直接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别人所遇到抵抗少的多。而且,沟通看似简单的东西,实际上很复杂。当我来了复旦后,发现理工科背景的我与那些文科背景的同学,在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有时候,对于同一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与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就是需要学习的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