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改造过程我最早是在高中语文课本中了解的。记得那是一篇回忆梁思成先生的文章。其中记述梁先生规划的整体保留北京城的畅想确实令我异常兴奋: “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园”,“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读完文章盼望着语文老师讲讲这一篇课文,但遗憾的是老师将其跳过。现今读过《城记》,无尽的遗憾伴随着残酷的事实使我在读完这本书的晚上凌晨四点才睡。读此书之前一直相信将北京城墙、大部分老城拆毁是最经济的选择,我也因此而宽慰不少,至少不那么遗憾。但《城记》却将事实无情的摆在面前:当时已经过准确计算,另辟新城原来是最经济之举。我坚信历史会还原本真,但本真的历史也使当下的人更为痛苦。明明可以,明明能留下,却因为当时各种所谓的历史原因而成为永恒的遗憾。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当时因为经费问题而没有将故宫连根拔起。
4月中旬,我与挚友骑单车游北京,我一直力图寻找老北京的踪迹。车子从东直门到西直门,眼中的只有点状的老北京、古建筑,而成片存在的北京城甚至北京街区也所剩无几了。站在改造过的前门大街正中,面对这些“假古董”我只能用鄙夷的眼光打量。先拆再建,建的还这么假,我很难与北京市***,崇文区***保持一致。在这几天里,只有后海以及南锣鼓巷还依稀能想起祖先的生活环境。说道每到北京必至的故宫,八十年代在那里所见的城市天际线依然壮阔,而现今建筑体量直逼故宫的东方广场大厦已经坐落于长安街。故宫周围早已被高层合围,八十年代所制定的限高政策早已被多次突破。原本可以像巴黎的拉德芳斯区一样在北京老城外另建新城,但现实中的老城区早已被肢解,世界最瑰丽的老城已成为罗马和巴黎的称谓。而作为游人的我,经常无从辨识身在何处。
老北京的改造过程是一个值得全体中国人深思的典型事件。贯穿几十年演变中的***、知识界、大众的反应都是那个(或这个)时代中最典型的样本。幸好在现在还有一批“王军”,记录历史,还原本真。但无力的是,在悄无声息中一个又一个的古城又在欢笑中被人们拆除……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4:07:5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