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校园秘史《就沉浸在那个世界》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4:05:58
  • 91

给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写点东西太难了我根本就不习惯赞扬.但是不写我又怕忘了这种感受和其中的理由到后来找不到东西以为纪念.

http://dannyreviews.com/h/The_Secret_History.html

这个书评有一段话我很赞同:

"Despite the first person narration the narrator's personality does not intrude into the novel. He is a passive almost "recording" character who discovers rather than initiates and who plays the role the chorus would have played in a real tragedy; he comments on the action and his hindsight replaces prophecy as the voice of fate. "

理查德这个角色虽然是作为第一人称出现的但是在读的过程中他个人的性格等等全部被弱化了简直就像一个摄像机一样冷静直接地叙述着发生的事情.书中虽然有大量理查德对所见所闻的感触的描写但由于那些意象和联想十分的准确并且具有代表性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在诱导着读者去充当那个查理的角色.500页的文字构建了一个你不得不信的世界和那世界中的人物.

我在书摘中抄下了本书100到101页"我"与查尔斯对话时眼里所看到的和脑中回荡一切.那都是我无法用文字传达的.

"一想到要住在这里再也不用面对沥青马路购物中心和那些组合家具;想到要和查尔斯卡米拉亨利弗朗西斯甚至还有邦尼都住在这里;想到谁都不会结婚去千里之外的地方找一份工作或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去做一些在朋友之间尔虞我诈的事情;一想到一切都会维持现状在这一刻--这个想法如此可贵和真实就连我自己都不敢确信;而且即使在当时恐怕我也不会认为这种情况会真正发生.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希望相信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

这些文字简单也直达人心.在这本书里类似片段太多太多了.

此外或许是身为一个女性所具有的无意识行为本书中几个关键的男性角色都被作者描写得极具魅力.整个故事的叙述中少有(可以说几乎没有)对亨利弗朗西斯以及查尔斯的外形描写但是在我的眼前几个翩翩少年已然穿着修身的服饰站立着了.

亨利是我最爱的一个.他冷静神秘极具才智充当着维系那6个人之间关系的绳索.他傲慢有距离感他戴着镶金边的眼镜他轮廓并不分明.他的神秘是本质上的性格越是被揭露反而越是让人摸不清他的意图.后来亨利对整个故事的走向以及悲剧性结局的推动是极其关键的然而作者在这500多页的缓慢陈述之中弱化了人物的突兀也正是这样我才能渐渐迷失在这整个看似很玄的故事之中.在邦尼的葬礼前他强忍着头痛去写邀请函的时候我甚至能看到一具孤独的灵魂游走在崩溃的边缘只有理智牵着最后一根线苦苦维持着意志的存在.

邦尼就是我眼里的波西--王尔德的至爱.这种人的性格是致命的.因为太招人喜欢而变得乖张仗着他人的妥协作出了一系列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但是人们容易记住的往往是厌恶之情恨的堆积由量变最终变成了质变.那场谋杀之所以在24小时之内由构想成为现实正是因为亨利很清楚杀死邦尼实际上首先就要战胜一种习惯--忍让于邦尼的习惯.一拖再拖只能把那些往日积累起来的恐惧感不断放大于是选择速战速决.

实际上一开始对[不合时宜的考察]的引用就是在揭示整部小说的核心意识他们所追寻的就是罗马人和希腊人生活中完全自由的形态那也是所有青春所奢望的.但是一切都在罪恶感中毁灭他们到底还是做了一次"不合时宜的考察".

作者在序曲中就说明了谋杀的人物和地点"我"用了一种最无悬念的方式展开了对于一个悬念故事的陈述结果当然是削弱了其中的阅读乐趣.结果证明那只是一方面的而这一方面或许作者也没想要下功夫去构建谋杀所产生阴暗凄冷的氛围才是她要的.那种阴冷的美和蠢蠢欲动的暴力用科恩兄弟早期的电影来作比较算是最恰当的了.

有些经久不衰的东西即使大概形态已经模糊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细节还是能准确地抓回某一个瞬间的感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