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身份的焦虑《身份的焦虑与象人》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4:03:25
  • 82

下午花了点时间,在图书馆看完了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这位剑桥大学历史 系出身的作家,近年来在西方社会颇受关注,虽说在国内并非十分出名,但还是有很多人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他的书里也确实带有很强的历史气息,以史论事,娓娓道来,十分流畅,也十分通俗易懂。

身份是一个人的社会属性,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身份的焦虑》这本 书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身份的焦虑的成因以及解决的办法,算是对着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粗浅的概述。虽然,阿兰德波顿提出了身份焦虑问题的解决办法,不过给人的感觉仍然略显牵强。

当我翻过全书以后才发现,他说说的“身份”,其实说的是“地位”(statum)不知 是他个人有意为之,还是手民误植。但我觉得,身份和地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不能混为一谈。

他在书中提出身份焦虑的起因有:渴求身份、势利倾向、过度渴望、精英崇拜和制约 因素五种,并提出了极具人文气质的解决方式,即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西米亚。

他的某些观点让我觉得很新颖,就渴求身份来说,比如他认为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卑微、低贱和受轻视的环境下,只要能维持生计,他可能毫不在意,也就不存在身份焦虑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论述,他认为在传统的封建逻辑下,一个人的地位具有阶级性,而且是不易改变的。这种改变的成本十分高昂,以至于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安于自己的阶级地位,哪怕是地位最卑微的人也是如此。

这种安于现状来源于一个公式,即“自尊心=取得的成就/自我期望”,足够大的成就和足够低的自我期望都能维护一个人的自尊心。因此,在一种泾渭分明的社会体制下,没有期望,也就没有了失望。然而,随着17世纪自由主义精神的风起云涌,以主张自我实现的美国梦为代表的机会平等思想逐渐兴起。不同社会阶层,由其是低社会阶层的人士开始有了期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就更是如此,大大小小的书店里充斥着鼓吹依靠自身努力实现成功的所谓“成功学”书籍。

在这样的情况下,期望促成了基于身份渴求而产生的身份的焦虑。尤其是,当这种努力最终没有,而且往往没有改变自身的身份,焦虑就更加的严重。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有了期望,也就有了失望的可能。

这种焦虑,在我的观察中,可能变成自暴自弃和自我改变的推进力量这两种东西。前者不需多言,后者所推进的改变有可能是成功的,也有可能是失败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在身份的压力下,自暴自弃和疲于奔命的两种人。当然,也有内心平和之人,但是,我们总能在他们的生活里看到公式中分母或者分子改变的影子。

应该说,时代的推进,促使了人们的觉醒,也促使人们产生了焦虑。这让我想到了大卫林奇的电影“象人”:一个身形极为畸形的人,作为马戏团的“展览品”受尽了人们的讥讽和侮辱,但却一直生活着。直到有一天,一位医生发现了他,为他做治疗,带他参与社交,让他一下找到了“做人”的感觉。然而,马戏团班主把他抢了回去,继续要他做“表演”。虽然,医生在警察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他,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自杀。

这样不幸的故事,却是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期望也许真的是一种毒药,而且它至少是导致身份焦虑的原因之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