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作者对阅读的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人的理解。而会产生这种结果的运作技巧,就是由许多不同活动所组合成的阅读的艺术。
这个定义可以翻译如下:你想拿《资本论》当课外书来读着玩吗?你想一个人就把《红楼梦》研究透,然后续写出后八十回吗?你想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尼采的著作统统踩在脚下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继续读下去吧!
后来,我们知道作者在耍滑头呢——即使以上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那么你辈子也甭想干别的事情了。
但我们原谅作者的不厚道,因为我们确实能使本书中学到终身受用的阅读技巧。
本书提出了四个问题和十五个规则,这应该算是整本书的核心内容了。问题与规则的对应关系如下:
问题一-----------》规则1-4(架构性阶段)
问题二-----------》规则5-8(诠释性阶段)
问题三-----------》规则9-15(评论性阶段)
前八个规则教会我们如何主动;
后七个规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
第四个问题单独提出“与我何干?”的问题,以引出关上书本后的行动。
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追女孩要主动,这种主动指抓住一切能接近女孩的机会及对女孩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短信轰炸。阅读中的主动则说的是——提问题。问题包括:书的类型、大意、结构、关键词、关键句、论述过程是什么,还有作者在书中或明或暗设置的问题你也要找出来。找出问题当然不是为了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你得回答。回答最好得用自己语言组织,以确定你是真的理解,不是在装。
主动之于检视阅读比分析阅读来的更重要。检视阅读是一种速读,快速也许会让你忽略很多的细节,但另一个好处是,易于把握整体。正因如此,作者才会把架构性阶段的任务交给检视阅读。将前后左右的内容在短时间内贯穿起来是极需主动和注意力,你的脑袋得一刻不停的飞速运转才能胜任。虽然检视阅读在作者看来比分析阅读层次低,但其实检视阅读是个更主动的过程。你可以在精神不集中的情况下做好分析阅读,但却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做检视阅读,因为分析阅读最大的bug就是它是不计时间成本,而检视阅读却视时间为女神。
为什么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呢?说白了,读书其实和追女孩一样,在你对其进行了地毯式的短信轰炸后,如果女孩无动于衷甚至表达了强烈的反感,你也要懂得尊重对方,知难而退。如果死缠烂打下去会显得自己很没有品。
在阅读中你也应该对作者投以足够的尊重。
当你完成对作品内容的诠释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对你做的诠释进行评价。你认同的观点在这一阶段我们暂缓进行歌颂,我们重点关注那些你不同意的观点。
现在我们来看作者是怎样为他的同行们“推脱”的:
一、不懂就没有发言权,评论权;
二、即使你懂了,也有可能是偏见在作怪;
三、消除了偏见,也可能是出于误解或自己的知识不足;
四、只有上述的情况都排除了,你才能有异议。有异议,有不能你先论述,你得先顺着作者思路思考一遍,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不能指出作者的错误之处,那么你只有承认作者的正确。
经过这四轮下来,我可以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说,你不同意作者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而剩下来的一定是在原则上触犯了你的问题了。我们就应该这样,尽可能的吸收别人的观点,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画地为牢呢。
也许你很不屑这种尽信书的做法,但事实就是你不如作者,否则为什么他是作者你是读者呢?一边读着别人的作品一边说着别人的不是,过瘾是过瘾但是于己无益,于人也是徒增烦恼。
在阅读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将会让你最大限度的受益。
阅读是书改造你,不是你改造书。如果你诠释了一本书,又对其内容作了评论,而后就把它束之高阁,于你的生活起不了任何作用,那么这就和没读一样。
第四个问题——与我何干?就是让你在关上书本后继续思考书中内容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如何运用书中的方法和观点改变自己的生活。所有书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此。试想,一本书在你阅读的过程中,为了理解书中那些难懂晦涩的词语句子,你将这些难题在自己的大脑沟回中百转千回,以杀死无数脑细胞的代价将他们弄懂,可是它们却不能让你的真实生活中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扪心自问,你对得你那些牺牲的脑细胞吗。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4:03:1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