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白色旅馆《一个正常女人的性、谎言与死亡预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4:02:54
  • 20

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伊丽莎白•厄尔德曼都是一个正常的女人,虽然她一度患上了歇斯底里症。

她对性的渴望,她的孤独与恐惧,甚至她的童年阴影,都算得上是正常的。这里的正常,是指不超过一般人所理解的伦理范畴。

小说第一章《唐璜》是女主角写的诗,第二章《盖斯廷日记》是对诗的阐释和扩散。在这两章中,“性”是主题。无论是在《唐璜》还是在《盖斯廷日记》里,其中的“性”都是美好且让人向往的。但接下来的章节告诉我们,事情完全不是那个样子。

欢愉的背后是迷惘、恐惧和不知所措。

《唐璜》和《盖斯廷日记》甚至可以看作是女主人公的一种掩饰。

她一直在对弗洛伊德说谎,虽然她非常想让弗洛伊德帮助她。

第三章《安娜女士》,是弗洛伊德的病例分析报告。弗洛伊德穿过被谎言覆盖的层层迷雾去寻找真相,在他的不断追问和引导下,她承认了自己的谎言,治疗逐渐起效。

但是,通过小说后面的章节,我们发现,伊丽莎白•厄尔德曼呈现给弗洛伊德的内心世界依然是被谎言包裹着的世界。她的谎言无处不在。

小说中多处引用了赫拉克利特的话:人的灵魂是一个遥远的国度,无法接近,无法探访。

人的内心,是非理性的,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却“试图通过理性去把握不可琢磨的人的心灵”,这注定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所以在小说中,弗洛伊德也承认,他对女主人公的病例研究报告有很多缺陷。

谎言,几乎和女人的生命是一体的,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撒谎的女人。你可以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撒谎的人,但对男人和女人来说,他们谎言的不同在于,男人很清楚自己在撒谎,而女人,她即便撒了谎,也会认为自己说的是实话。女人喜欢蒙蔽自己,连她们自己都深信自己说的是实话。这是一种幻觉,而女人喜欢幻觉。

还有个问题就是,有时候,你很难分清哪些是谎言,哪些不是。因为女人说的话,往往半真半假,如果你相信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你觉得是假的,有可能就是假的。

这个现象,也许是语言的牢笼所造成的,也许不是。语言无法表达真实的内心,这应该是早就被发现了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神秘的迷宫,外人无法进入。语言给这座迷宫披上了华丽的外衣,这外衣只能使人受到迷惑,除此之外,别无它用。

有谚语说:每个人在别人眼中都是怪物。因为,每个人的心,都深不可测,而“女人心,海底针”,更是没有被探测的可能。所以,在小说中,弗洛伊德企图“与非理性对话的可能”几乎是不存在的。

但伊丽莎白•厄尔德曼对弗洛伊德撒谎的背后,却是深深的恐惧。

她很孤独,她渴望性,但又惧怕性,她深深地焦虑。

为什么会这样?

在弗洛伊德的分析里,原因是女主人公和第一任男友不愉快的回忆,以及她小时候撞见姨夫和姨妈的不雅行为。

但在小说最后,我们才知道,母亲和姨夫的***行为,才是她在性上产生困扰的根源。而她的身体方面的疾病,也都事出有因。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笼罩着一层神秘。女主人公的死亡,几乎可以用神秘主义来解释,因为她在一开始就预感到了自己的死亡。这种死亡预感是伴随着性的,“不想性的事情时我就想到了死,有时候会同时想到两件事情”。而女主人公最后被虐杀的时候,在一瞬间,竟然经历了一次性高潮,性和死亡紧紧连在一起。她在早先也许就窥见了自己死亡的瞬间。

深入地去分析这种“死亡预感”,我们会发现,它在现实里存在着。这里,“死亡预感”泛指发生不好事情的预感(未必会有死亡事件发生)。

你越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往往是不好的事情),它越会发生,这就是“死亡预感”的某种表现。其实,这里可能有一种心理暗示在起作用。预感到某一事件会发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做可能导致这件事情发生的某种行为。这时候,你甚至暗暗地期待它发生,期待压制了忧虑和恐惧(就好像被催眠了一样)。而对于这件事情的后果,你会假装不知。就像小孩子,大人提醒他不要去踩脚附近的便便,他谨慎地躲避,但到最后往往会踩到便便,其实恰恰是他的躲避行为导致他最后踩到了便便。

对于女人来说,事情最后真的发生了的时候,她会哭闹,会歇斯底里,表现的非常无辜,完全忘了正是自己的行为(间接或直接)导致了某件事情的发生。

女人,往往是非理性的。

小说的第四章《疗养地》,通过女主人公和弗洛伊德的通信,逐渐揭示了一些迷雾之下的真相。而第五章《昏睡的车厢》,是女主人公最后的命运。她悲惨地死去了。

小说的第六章,也就是最后一章,《营地》,是女主人公死后的世界,也可以看作是天堂。在这里,她遇见了所有曾经失去的人,包括她冷漠的父亲,她一直无法面对的母亲。她和她的母亲和解了,她们互相吮吸对方的乳房,她们都很快乐。

“不管怎样,我认为只要存在某一形式的爱,就有希望得到拯救。”这是女主人公对母亲说的话。爱拯救了她。

“白色旅馆”到底指的是什么?

在小说开头的书信里,萨克斯提到“人类始祖因偷食禁果而堕落前的伊甸园”,也提到了弗洛伊德的诊所,而弗洛伊德对女主人公说那是她“母亲的子宫”,而小说最后一章的“营地”,却更像是一座巨大的“白色旅馆”。

我认为,“白色旅馆”象征一处没有恐惧和死亡,只有性和爱的美好之地,也许就是人类真正的伊甸园。

这伊甸园,应该是每一个正常女人所渴望的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