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项塔兰《板砖如何举重若轻和来自印度的友善绑架》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4:00:32
  • 52

拿到《项塔兰》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根本就是一块儿板砖。一千页,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第二感觉就是,“项塔兰”是什么东西?吃的还是喝的?不过看了小说之后发现,《项塔兰》不能吃不能喝,而这块儿板砖也根本不是用来砸人的。

到底什么是“项塔兰”?在印度,译为“和平之人”,而“和平之人”也正是小说作者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在印度的名字。这家伙一生际遇复杂,年轻时候很“愤”,在大学里讲授哲学和文学,深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继而人生遭变,于是选择用***来填补生命中乍然到来的空洞;又继而沦落为黑狱重刑犯,在穿越两座机枪塔,从澳洲看守最严密的监狱逃脱之后,变成了祖国的头号通缉要犯。于是偷渡至孟买,带着假名字、假护照和不可告人的过去,加入黑帮,干起走私和制造假钞的勾当。。。

可见,这个所谓的“和平之人”实在是严重“不和平”。唯一“和平”的地方就是这家伙竟然现在还活着,还制造了一块儿板砖,看来一个人一直大难不死,实在是有必要做点儿什么。当然,如果这个家伙还在继续走私的勾当而逍遥自在,只能叫人怀疑印度的法律和他的超级好运,而这本小说也只能看上去叫人觉得有些***。好在《项塔兰》根本无意于讲述所谓恶行,种种恶行不过是故事的开始,真正的进展要倚靠作者的运气,孟买这座城市和一个叫卡拉•萨兰恩的女人。

阅读《项塔兰》很明确的感觉,就是通篇的“矛盾”。比如一面是作者本人对“罪”的体认,一面又是他对于“罚”的艰难认同。他亲眼看见很多无罪的人,比他优秀很多的人糊里糊涂的枉死掉。而他除了埋掉这些人,并为他们的一生致哀之外,别无他法,因为所谓救赎在某种逻辑上是讲不清的。

又比如这种矛盾在他与卡拉•萨兰恩的关系中表现出的那种爱与背叛。他自认为是一个可以为卡拉奉献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的男人,虽然这种热情最终换来的也只是两个人关系中的背叛。当然这种背叛在事实上也是千回百转,里面有大面积的误解和自负,所以两个人相爱的最开始是好的,可惜结局总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这种矛盾性最集中的投射就是孟买这座城市。印度文化本身就是诸神灵偕行。在宗教上来讲,虚幻与真实也是并行不斥的。而具体到作者笔下的孟买,便是潮湿、闷热、熙攘、拥挤、酸腐、甜腻、自由、狂野。。。总之是一座足以叫他蒸发掉的城市,混合着各种异质的能量,迷人而绝望。确实,很多时候,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关系常常暧昧不清。而在格里高利笔下,孟买与其说是一座城市,不如说更像一个人,就是来反照作者前半世的。

《圣经》上讲: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物理学上又讲:光具有波粒二相性。既是波,也是粒。看来世界从一开始就是矛盾的,而且这种矛盾是不可以解释的。这种不可解释性,在小说中就表现为了最后的开放式结局。

此外,把作品敞开,并和到作者的人生经历中,建构的又是更大一环的矛盾,虽然这种矛盾根本是无意为之。毕竟人生的很多步是想不到的,很多选择也是事后才能看出来的。格里高利就算年轻的时候“愤”一点,可也压根儿没有打算混成孟买黑帮;混成了黑帮,也压根儿没有想到黑帮还有黑帮的哲学,进而激将自己的人生如何走上征途;当然还有伴随而来的,对他人的痛恨与原谅。。。种种矛盾纠结一团,要叫他花上很长的岁月,走过大半个世界,才有可能理清一些,制成一部“砖头”,告诉自己没有任何一种经历是不必要的,没有任何一种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哪怕自己之前“荒废”的大半人生和许多的曲曲折折。而这种经历对于读者的好处就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确定了他写作的诚意。

毕竟,这整部小说的情节太过离奇,绝对是一部非常好莱坞的本子,如果不是其很大程度上的自传性,很容易叫人流利顺滑的一读而过;而也正是这种自传性,保证了我们在阅读的同时,可以代入的想象当事人的情境。虽然没有办法绝对的感同身受,但是至少可以在情绪上无限接近,并对作者所对立出的所有矛盾回报以诚意和理解的同情。

至于格里高利的文字,走的是强悍一路,几乎不倚靠任何片段美学和乍现的直觉,虽然其中不乏感伤。看来这又是一重矛盾,尽管调和的天衣无缝。确实,在广泛的作者圈子中,往往是货不对版、文不如人。但看格里高利的路数,他应该归为编外人员。他何种经历,就何种性格;何种性格,就何种文风。他靠着特立独行、大胆妄为、狂放不羁的文字捕捉人性中脆弱、坚毅、聪敏、温暖的一面。所以整部小说读上去感觉自由自在,虽然很多情节是瘀滞的叫人喘不过气,但是格里高利的记忆对此并不回避,他就是要写这种生命中自由的消逝和他又如何一步步的找回来,并且在现实与虚构之间穿梭自如,于是这种文本上的自由自在更显宽阔、优美和精准。

所以说,当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具有如此经历的时候,也自然不可避免的制造出一块儿板砖。而日夜兼程的看完小说,对读者而言,不能不说是个体力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许会希望作者写的更加精炼一些。当然,这种一厢希望是不成熟的。因为根本不能也不必要用十全十美去要求一部作品。就像用如此标准去要求一个人一样。如果格里高利的人生够全美,那《项塔兰》就是不存在的。所谓:既知今日,何必当初;但是没有当初,哪有今日。所以经历是“金不换“的,而现实永远是最好的一种。而当事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去定义那些经历的意义,和其为自己可能带来的深刻而持久的转化,并且去享受在这漫长的转化过程中,那些关于我们自己的野心、清醒、悲痛、焦虑、恐惧和欢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