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冷血《门外人——关于灵魂》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59:49
  • 76

有人说那东西就像是一首诗一般,读起来令人无暇思考。透过泛着隐痛的文字,你仿佛可以触摸到从那文字里传来的一曲曲清亮优美的吉他独奏,以及伴随着琴声而来的无助与彷徨。你几乎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来表达那种来自于人灵魂深处的颤抖,看着生命悄然停息,颤抖声愈发得强烈、混乱。是什么带来了颤抖?痛苦者的手臂高高举起,割破了一个在他看来可以被称为善良的人的喉咙,血液瞬间涨满的大脑失去了可以支撑的理性,在冲破最后的良知之后,一切都回归到了零点。

我不知道是何种的纠缠让人们走到了这一步,或许,那些看起来合理的理由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暂且推迟对问题的回答,但是却无法令我们真正获得心灵上的解脱。个体的极度体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段死亡的旅程。坐在开往毁灭的跑车上,心情备受煎熬的你试图通过自然地宣泄来影响周围的人,可以说是想要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不过,琴声最终会停止。当一个人在自己的旅途中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时,上帝的怜悯变成了一杯兑了水的白酒,在人的舌上留不下任何痕迹。灵魂会死去吗?当肉体行使完了自己的使命后,灵魂婆娑盘旋,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土地,朝向一个不知应称为诞生地还是归宿地的地方飞去。

人们都曾放弃过自己的方向,在拾起放下,再拾起的过程中,有些人倒向了一种极端,即逃脱自己本有的责任,去追逐那些可以掩盖自己内心不安的生活。漂流的生活,抑或是逃亡的生活。佩里的生活便充满了这种无尽的动荡,家庭的冲突及崩解让一个强壮的男子整日与阴郁为伴,在生活的大道上,他感到的只有冲突和不确感。该怎样面对灵魂中的冲突?我看到了挣扎者举步维艰,看到了一颗破碎而脆弱的心携带着对生活的无奈,在自我认同和社会评价的矛盾中不能辨明。时间留给所有人的都一样,你可以抱怨在此间你没有得到东西,比如爱、关怀和理解,但是你没有权利用此来要挟整个社会。佩里这么做了,他在痛苦的自我世界中徘徊,并渐渐让自己陷入到自责和自我安慰的交替循环中。那是一股可怕的力量,犹如大海之中的漩涡将你吸入进那黑暗的深渊,远离世俗的光芒!

卡波特看懂了佩里的心,看懂隐藏在他心中隐默的良知。他突然发现,一个杀人者的眼神竟然可以如此的纯净,没有一丁点儿的杂质污点。他想到了很多,包括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那些不堪回首的经历。卡波特想到了佩里的家人,可生活中的不幸远比他所设想的要多得多。失去了母亲,同时也告别了父亲,在茫茫人海中,亲人的温暖成了虚幻的光晕,远远地站在那里观望,孤单的身影投射在惨白的被单之上。佩里将脸罩在被单下面,颤抖的双手紧紧抓住白色的一角,瞪大的双眼直视着朦胧的光点在自己的眼前晃动,忽大忽小。他全身像绷紧的弓弦,随时准备迎接光点在眼前消失,以及随之而来的黑暗。

有时,当我想起自己的过去时,我习惯于用双手遮住自己的眼睛。这个姿势已经维持了许多年。似乎冰凉的双手可以让我变得安静,变得更加精力集中。手不是问题的重点,我常常对自己说,当眼睛看不到周遭和你之间的对立与联系时,你就会觉得这世界只有自己。黑色的头罩将你与世界隔离,呼吸声急促却分外均匀。此时,你所能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心跳声(我更偏爱“灵魂之声”这个短语),眼前浮现的都是如同你用双手捂眼时所看到的那些东西,你的家人、朋友或者还有你最讨厌的老师。他们的身影突然凸显醒目起来,从你的鼻孔、嘴巴蔓延进你的体内,在你内心的湖面上激起层层的浪花。

作为一个旁观者,你的位置和上帝一样,在灵魂脆弱者看来都是些双臂萎缩、无能为力的家伙。你不能让他将自己的灵魂交给上帝,同时,你也不能从他那里获得真挚的忏悔。有谁可以理解跌落入深渊的痛苦,尤其是这深渊源自自己的原始罪恶和卑微。“每个人都是有罪的……”这句《圣经》中的话告诉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什么是我们毕生所要接受的生活意义——洗脱自己的罪过。那本不是我们愿意接受的,但在我们告别胎盘的那一刻时却已经成为了我们手臂上深深的烫印。或许是我不懂,或许是我太过执着,无论如何,我始终找不到赎罪的感觉。就像佩里,一个一直在怨怒旧世界,找寻新意义的男人。

死亡威胁着所有的人,不管你是虔诚的信徒,还是无知的愚者,都将在上帝那里得到一份自己的成绩单。有些人获得了好成绩,所以在天上他们被人推崇仰慕;另一些没有及格的人还像他们在人间时的样子生活,消沉而丑陋。佩里不打算从上帝那里获得什么¬——救赎?那东西已经丢进了流浪者的垃圾桶里——他的行程亦没有什么终点,无头苍蝇日子过惯了也无所谓要去哪里。他曾经相信过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人,至少他还属于自己的家人,一个看起来还算完整的家。然而,当你接二连三地失去一个又一个亲人时,你还能继续那种美好的温馨感吗?一个人,孤独而寂寞地与自己水中的倒影相互疗伤。

我不是佩里,所以我体验到的伤感多半是与亲情有关的,而那来自个人命运悬浮的伤感却始终是自我最隐秘的部分。作为独立的人,最为一个拥有自我情感和自我存在感的独立的人,想要在思想上成为他的一部分是多么的难。在漫长的心灵旅途上,你所要面对的是一段段破碎的记忆,或掺杂着伤痛,或满是伤痕。

当个体思绪混乱且充斥着太多自我矛盾的时候,眼前的一切都将荒芜。此时,人的内心仰仗的都是那些生动的本体感受,就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样,你无法保证自己所展现出来的都是你预期所要做的。可以想象,一个脆弱的心灵会指引着他朝着一种内心调整的最佳方向前进,尽管结果是可怕的,但在当时你无从反抗。善良的人死于枪下,原因只在于那闪现的罪恶爆发。其实,人心中的罪恶就好像自家花园里的杂草,如若不经常清理,花园便会渐渐失去它以往的生机。另一方面,罪恶的爆发远比杂草的蔓延来得可怕,你可以看到它在蔓延,但你却不知道它何时爆发。

是什么导致了罪恶的爆发?不会是金钱,至少在我看来,一个孤独者需要的并不是金钱给予他的那一点点慰藉,他需要的是些别的东西,一些可以让他摆脱孤独的东西。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在电影中,你总能看到现实对迷路者感情的禁锢——即使在最后时刻,佩里也没有将他情感中的洪流一泻千里——一个在情感上被屏蔽的人用他忧郁的眼神向我们传达着他内心最狂野的怒吼!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情感上的缺失最终点燃了罪恶的火焰。

缺失的那部分情感诉求被自我压抑,所以生命是痛苦的。为了释放这种痛苦,我们可以将其转化成对他人的伤害诋毁。情感诉求的压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达到某个点时,你根本遏止不了那疾风骤雨般的爆发。这可以被看做是他对情感的终结,因为得不到回应便决定永远的失去它。就此,杀害他人的行为本身变成了拒绝的极端表现,在他的意识里他告诉自己,“我必须这么做!如果不,我仍会是我自己……”。正是为了摆脱真实的自我、窘促的自我,杀人便顺理成章。

情绪的影响要比肉体的伤痛更具有持久性。如果情绪不受肉体的影响,那么它的痛苦只不过是瞬间的本能使然,处于支配地位的还是你的灵魂。灵魂这个词的确有些模糊,因此,你才可以在无能为力付诸解释时把所有的都抛给它。死亡的缓解作用让人们沉溺于情绪化的灵魂体验,肉体的存在感被赋予了新的精神使命。佩里完全将此推给了他的情绪化灵魂。简单地说:我们有时只是做着那些自认为合理必然的事而已。就好像身为梁山好汉就一定要行侠仗义,出自书香门第就一定要作仕为官一样。即使是自我评价所取得自我概念也同样具有催生相应行为的功能。

我想我完全陷入了对佩里过去的沉思之中。成长这回事儿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当你的生活中充满了死亡、伤痛和孤独的时候,你可能会很快地从这些东西里汲取你想要的东西,包括对人生的认识,以及对情感的解答。一旦你有了独立的行为能力时,发泄只是简单的挥挥手,而稍纵即逝的生命不过是等待被击破的气球。它们一个个朝着天空的深处升去,然后突然急速地左晃右晃,做起了没有方向的滑翔运动。生命没了可以依靠的方向,彷徨感引领着你朝向坠落的深渊,你的过去,你的将来都不会随你而去。兴许,这样做可以让你逃离那过去的自己,灵魂出鞘而获得了另一个肉体。杀人终使自己找到了自己一直以来隐约要成为的那种人。这是宿命,至少佩里相信。

我再次想起了佩里的那句话“……这个好人在怕我,我感到羞耻……”。涌动的罪恶感和说不清的不知是快乐还是痛苦的内心体验,伴着这句话永久地激荡在佩里的心中。

心的沉淀不是一种方式,而是一种方向。在卡波特刚开始选择这个故事时,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将从中得到是要远比故事本身更加引人入胜的人性纠结。人性是个解不开的迷,在与佩里进行的若干次个人交谈中,卡波特逐渐感受到了,他面前的这个人并不是他想象中杀人者的模样。在他看来,他与佩里的谈话实际上让他再一次重温了自己的过去,那些凄怆暗淡的回忆使他自己陷入了对佩里的遐想之中。

有同样遭遇的人总是很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而当这种遭遇又是令人痛苦的时候,彼此间的相惜感就会变得更加强烈。卡波特试着从对佩里的同感中挣脱出来,可是他却发现自己的心早已和他产生了难以割舍的联系,就好像他就是佩里,佩里就是他。作为读者,我们体会不到那种情感的焦灼。或者,通过书中文字的演绎我们似懂非懂了些,但我们始终都只是一个个的旁观者,只能站在绞刑架前静静地聆听着对方的声音罢了!面临死亡,无论是卡波特还是佩里,都尽力朝着可以触摸到光亮的门口走去。也许,他们希冀的自己此时就站在门口等待他们到来,等待着给予他们最后的解脱。

最后的解脱在佩里的身上演变成了自我的失去,一种肉体和灵魂的分割。和此相比,卡波特则释放了一直压抑在他心头的矛盾和冲突。他差一点就失去了自己,因为他深深地被对方所吸引,从而一时无法做出真正的抉择。现实是残酷的,楚门需要和自己的过去说再见了……

故事不是戛然而止,而是刚刚开始。

在佩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挣扎,也看到了生命的无奈。这种无奈不仅仅源自于一个人对自己命运的悲叹,同时还有对他人命运的期盼的失落。佩里曾经指望着会有人将他从罪恶中解救出来,但是没有。现实用它冷酷的眼神回绝了一个灵魂的寄托,并将他推向了那深不见底的渊潭。《冷血》——只有撕裂了人性,你方可以看到人性中那最可贵,抑或是最可悲的部分。

听着从绞刑架下传来的琴声,我突然回想起了许多过去美好的片段。那片段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引领着我体会着自己生命中点点滴滴的感悟,就犹如再一次经历自己的人生一样,所有的情感都变得真实,变得激烈。我想,我们的过去总是在某些时候,不经意之时潜入到了我们的思绪之中,扰乱我们的注意,不过我们都学会了不让这回忆成为我们现在乃至未来生活的牵绊。美好和痛苦催使着我们成长和站立,只是当这一切都消散之后,我们自己的灵魂又将去向何方?追问的路如此得崎岖漫长,感受不到他人的臂膀,除了身上的行囊,没了重量。

我们是否会失去那灵魂的重量?当每个走在自己追问之路上的人这么问自己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来自自己心底的彷徨。或许就如同卡波特所讲的,“……就好像佩里和我生长于同一个家……有一天,他站起来从后门走了出去……而我走的却是前门……”是啊!彷徨的人选择了两条不同的路,所以迎接他们的命运是如此的不同。

此刻,琴声已变得渐稀渐弱,迷路者的灵魂终将安息与此地。然而,静默中的我们皆变得冲动和不安,因为光明将至,那最后的琴弦将由我们拨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