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约好明天走进电影院见证一部被期待了很久的影片《南京!南京!》。我不是个太热衷于影院的人,也拿不出那么多闲钱消遣。选择走进影院,只是为了向这位能拍出《可可西里》的导演致以单纯的敬意,当然我也对他报有充分的信任。
同时,我在深夜中重新翻出了这本很早前读过的《南京大屠杀》,我想再一次温习一些让我震颤过的句子,再一次找回当初第一次阅读时的酸楚与悲哀。
1937年12月,无奈的唐生智在***的电令下,只给了南京最后一瞥,就带着他惶惶不安的部下,溃逃出了这座即将成为炼狱的城市。而狂躁不安的日军,在沪上作战的挫折之后不断涌向这座城市,他们期待着来一次痛快报复。不祥的阴云笼罩下了这座曾经繁华了几个朝代的古都。
不久,屠杀开始了。
于是,这个民族开始了一段最为悲痛的记忆。
然而即便在一篇阴霾中,我们同样看到了光亮。
那个叫唐顺生的幸存者,用无比的坚毅挺过了日军尖刀的戳刺,他以5个伤口换得一条生命;那个15岁的小女孩,在日军狂躁的***之后,仍然记得父母倒在血泊前最后的遗言:活下去;那位敢于和日本人对抗的女人李秀英,身中37刀但最终保住了一条生命,但每逢刮风下雨,她的双眼就不能抑制下泉涌的眼泪。
我们看到,一个个单独的中国人,会表现出那样难得的坚强、勇敢。而作为一个群体的中国人,我们却只能是默默地承受,默默等待。而其实,我们什么也没有等到。
50万的市民和9万的军队属于这座城市,而侵犯他们的只是5万日本人。这个落差会给我们带来万千遗憾和感叹。我会不断设想,如果当时有谁振臂一呼,如果有谁能打响第一枪,或许就会如何如何。。。。。。而当时每个人可能都在急切地等待着这个人的出现,但现实有自己的逻辑。30多万个希望落空了,30多万条生命为这条希望付出了代价,血的代价。
但惨烈的代价之后,一切仿佛很快又过去了。秦始皇的那套保甲制又一次建立起来,***的烟气开始萦绕古都的楼牌,劳工们算计着今天的微薄工钱。或许,大家会觉得这就是付出代价之后的最好结果。赚得一天能活人的日子,就够了。
如果要问谁在第一个掩饰南京大屠杀,中国人自己罢。
其次感谢拉贝,这是个在当时幸运拥有纳粹徽章的德国人。他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挽救了无数生命,也挽救了人类最后的一点良知与正义。然而随着二战结束,纳粹党员的身份给他带来了无尽麻烦。他在盟军的监狱中受尽种种委屈,苏联人逮捕他、英国人逮捕他、“去纳粹化”的手段和中国“文革”的手法如出一辙,他甚至连一份工作他都没法保住。人类或许都难逃这种宿命吧,偏执狭隘。
最后,张纯如谈到了“虐待转移”的问题。这是个很需要勇气才能提出来的话题。日本军人在军队中受到种种非人压抑,一旦有朝一日他们能操控着别人的生死,那么他们一定会一古脑把过去的委屈与不满统统发泄出来!从这个层面上讲,日本人也是精神上的受害者。
尤其重要的是,只有在天皇式的专制下,才会衍生出这种狂热的崇拜与愚蠢的暴力。这种专制体制一日不破除,南京大屠杀的惨剧还将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发生。
这是一个美国意味很浓的结尾,和张纯如在美国生活的背景密切相关。但我确实看到她在很大程度上,跳出了对南京大屠杀简单的控诉,而给了我们更有启发性的、建设性的意见。这是她人格的伟大所在吧。
明天,期待在陆川的影像中,看到控诉以外的东西。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57:3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