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弥漫着抑郁,以忧愁为时尚的年代,起初并不觉得萨冈的书名有什么特别,甚至差点将它和一众滥俗读物混淆在了一起。再拿起它的原因简单得不行,萨冈的成名作,当然要看。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庸俗,不用装成高风亮节的样子。萨冈就承认:“我的大部分快乐都归功于金钱,坐车快速兜风的快乐,有件新连衣裙的快乐,买唱片、书籍、鲜花的快乐。”
忍不住欢呼,这个法国女人真是坦率的可爱。
和苦苦等待着中国情人的杜拉斯相比,萨冈无疑更传奇也更“法国”,她美丽任性而又才华横溢,酗酒、吸毒、赌博、飚车,纵情拜金,与诸多法国社会名流保持着密切联系,先后是蓬皮杜和密特朗两届总统的座上宾。18岁的这本《你好,忧愁》让法国人爱上她,她是他们青春的代言人,也让其他国家的人爱上她,因为萨冈的青春萨冈的巴黎,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当然如果能有这样的机会,也很少有人会像她这样恣意妄为。至少我是没有把握能在奢侈后把自己拉回正常轨道的,说白了,这样的透支没几个人承受得起,就连萨冈的最后十年也没能逃脱破产生病死亡这样的定律。
可她的文并不像她的人。书中的三篇都是早期的作品,《你好,忧愁》《某种微笑》和《一月后,一年后》。国内十几岁出书的不少,被人称作天才的也有,可和萨冈比起来,未免矫揉造作了太多,文字的堆砌不能表达出情感最真实的面目,越是用简单的语言,越能表现一个人的功力。
“我心中好似展开了一匹绸缎,有什么东西在轻柔地撩拨着我。”故事简单,叙述平和,带着韵律和乐感,缓缓地推进,法语果真是美丽的语言。一场很大的风暴,比如安娜的死亡都在她浪漫的叙述里看似平静,没有人知道心里是怎样的翻江倒海。我看不到那个嚣张的女人飞扬的神色,在文字里她把自己隐藏的很好。
译者余光中说,我喜欢《你好,忧愁》时期的萨冈,不那么喜欢后来的,当然,只是不那么喜欢。男人看女人和女人看女人永远不同。18岁的萨冈眼里还是美丽的海滩,热烈的阳光,懒散的生活,《某种微笑》已经开始诉说女大学生的无助,而《一月后,一年后》里看似非常混乱的男女关系则将利益与爱情摆上了桌面。
萨冈的书,很快可以翻完,但细细地读,才会体会巴黎别样的风情和这个法国女人的魅力。
总是被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所吸引。
萨冈就是。
如此,而已。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57:0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