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北京柳絮飞舞,香椿绽绿的季节。九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北京爆发的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仍然在无形地影响着中国的现在、甚至未来。
五四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自清末立宪运动至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激荡,最自由的一段时期,简直就是春秋战国的现代版,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而五四运动是一个休止符,新文化运动戛然而止。从此中国转向“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道路。就像河道突然收窄,大坝突然合龙,水流必然至为汹涌。在那个宏大的历史事件中,许多人各有着不同的际遇,上至大总统,下至一些普通的学生,都在这个故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激动人心而最后又让人叹息。
岁月已逝,往事沧桑。近百年来,关于五四的书写,已经汗牛充栋。对于五四的评价,也似乎早就盖棺论定。然而,对于这段历史的讨论和书写,现在和未来都还会继续……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功力和独特的眼光,要想写出新意,却不容易。值此五四90周年到来之际,叶曙明先生《重返五四现场——1919 ,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的出版,可以说是对五四最好的纪念。
既然五四是那么精彩,因此,写五四也应该写得相当好看。然而在以往的五四书写中,要么是当事人时过境迁之后的琐碎追忆,要么是研究者微言大义式的宏观阐发。前者往往枝节生动,却易流于主观偏颇;后者常常立意宏阔高远,却难免艰涩枯燥。叶曙明先生却能兼取二者之长,避其二者之短,既有历史事实的叙述与考辨,又有高屋建瓴的精辟阐述。他写五四,做到了无一字无来处,又尽可能地摆脱了学术味。可以说,这部记叙五四历史的书,是迄今关于五四题材最好看的一本书。
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即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混为一谈,也有人将其合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够严谨。应该说,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有内在联系,但并非一码事。准确说,前者是启蒙运动,后者是救亡运动。也可以说,前者是源,后者是流。在叶先生笔下,这个问题处理得恰到好处。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启蒙”写新文化运动,下篇“救亡”写五四运动,既遵循了时间顺序,又符合历史的逻辑,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在上篇中,作者深刻阐述了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细致梳理了《新青年》同仁的活动和主张。“诸子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那一个激情迸发的时代,在近百年之后,于作者笔下重新复活了。
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故事,早就被人挖掘穷尽,无数次地讲述过了,但作者并没有炒冷饭,而是对那些已有定评的历史人物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
如著名翻译家林纾,他本来是古文家,自认为“六百年中,震川外无一人敢当我者”,极其的自负。《新青年》同仁为了宣传白话新文学,上演了一场新旧文化的双簧戏,把林当作靶子,把无辜的他拖下了水。后来,甚至谣传他鼓动军阀去镇压北大,其实纯属莫须有。《新青年》夸大所受到的旧势力围攻,主要是陈独秀的烈士情结之故,也是杂志自我炒作的策略。学生运动发生后,蔡元培留下字条悄然隐退,“杀君马者道旁儿”,真正可能害死他的并非北洋***,而正是那些激进的爱国师生们。在五四时期,胡适与鲁迅交往甚密,思想上并非冲突对立。“胡适还是鲁迅”这个后世虚拟的伪命题,在当时完全不存在,两人的关系必须重新认识。由于历史的原因,数十年来,陈炯明被严重误读甚至忽视,其实他是新文化运动卓有成效的实践者,他治下的漳州,是模范小中国。——诸如此类的新观点,书中比比皆是。
下篇,主要叙述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的全过程,前因后果,甚为周详,好像长篇纪实文学,好看之极,而且完全可信。运动之发展,一环扣一环,紧张而刺激,作者叙述之生动,颇有太史公之遗风。九十年前的历史激情,仍然可以感受到温度,令人身临其境,犹如重返五四现场。
平心而论,下篇比上篇更生动更好看,但我个人更喜欢上篇。因为,上篇有作者更多的思考和寄托。读完这部让人耳目一新的书,个人觉得,重返五四现场,作者的言外之意,就是要还原五四的历史真相。
以前那些关于五四的书,很多是没有弄清楚基本的事实,或者缺乏对五四的整体了解,只是抓住一粒芝麻一点皮毛就开始讨论和诠释,甚至是过度地诠释。本书抛弃了那种空洞无物的宏大议论,重新还原了五四时代的人和事,同时也还原了历史的激情,对五四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一张更接近历史真相的面孔,任何讨论五四的人都无法回避。
2009-4-23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55:3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0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