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疯狂学校编辑手札——《疯狂学校》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3:55:32
  • 74

这套书可以说是我自己比较中意的作品之一。记得刚刚拿到原文书,躺在沙发上有一搭无一搭的翻着。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这样一套语言浅显的儿童读物,竟然能让我乐得前仰后合,嘎嘎的大声笑出来,差点从沙发摔到地上。凭着我的一颗“未泯童心”和曾经四年的教师经验,我认为这样一套既有童真童趣,又在教育观念上有借鉴意义的小说,是值得引进的。

从将这一选题报给领导开始的第一刻,直到编辑下厂出版的最后一刻,这套书的一字一句都萦绕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虽然出版的过程也不是那么顺顺当当,但是仍然要感谢同时为这本书付出心力的人。

书出版到现在,一直想要写点什么。但是可能太苛求于完美,所以迟迟无法动笔。刚刚应邀为报纸写上一篇评论,但不知最后会以何种面貌刊登出来。所以将原文发在这里,也算留个纪念,是为自己付出过心血的证明吧。

============= 我是转载文章的分割线 ===================

最近,一套名为《疯狂学校》的校园小说正在全国各地的小学校园当中悄然兴起,许多学生看完书后,纷纷奔走相告,推荐给自己身边的其他人。该套书上市短短两个月,已经销售超过两万册。那么,到底《疯狂学校》是怎样的“疯狂”法,才能在众多的校园小说当中脱颖而出呢?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套六本的校园小说到底有多“疯狂”。

疯狂的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

一般说起爆笑的校园故事,大多数人总会理解为:淘气的学生——热血的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总是用自己超人的爱心来包容学生的错误,谆谆教诲,最后淘气的学生被教师所感化,最终成为大众心目中的“好学生”。

《疯狂学校》这套书也包含了这必不可少的两大元素:淘气的学生,至于老师嘛,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热血的老师”。咱们先从校长看起吧,为了鼓励学生他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扮成火鸡、在旗杆上倒吊着、把头发涂成橘色、还打算扮成圣诞老人从楼顶上跳下来……这些举动够疯狂吧。而他手下的老师们也不甘示弱:班主任不会读写算、图书管理员经常分不清书中和现实世界的区别、美术老师居然把垃圾称作艺术、体育老师空有一副高大的身材,却只教孩子一些无聊的玩意儿,音乐老师的至爱竟然是说唱和摇滚……

这些出人意料的举动,肯定不能算是“正常”的行为,但这种不按牌理出牌的思路,在这所“疯狂学校”里却成为了常态,成为读者意料之中的事。

疯狂的语言——人老心不老,任溶溶也疯狂

幽默是一套出色的校园小说应该具有的特质。《疯狂学校》的语言是典型的美国式幽默,经常喜欢按照谐音和逻辑理解上的偏差制造出笑点,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童言无忌”。所以,有些对话直白的会让已经是大人的爸爸妈妈觉得尴尬,但是对孩子来说,却又坦率的理所当然。露骨和天真烂漫,区别只在一线间,是幽默还是低俗,全凭译者对语言“度”的把握。

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翻译家任溶溶老先生的翻译,对这套书无疑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他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翻译经验和深厚的中文功底,对原文去芜存菁,用词上慎之又慎,语句能简则简,虽然有的词并非现在的人所常用,但是整理来看,仍然很好的突显了儿童说话时的随心所欲,逻辑性不强等特点;一些适当的意译、改译和缩译,为中国的儿童读者更好的理解这套书中的文化背景和幽默意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就算是对西方文化背景了解不多的小读者,看了也能发出会心的大笑。

疯狂的背后——东西方教育观大不同

这可谓是我引进这套校园小说的主旨。众所周知,教育改革在当今的中国沸沸扬扬了许久,很多地方都在倡导由过去的“教师主体”转而变为“学生主体”。但是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只是从论文、理论书籍等专业部分了解了西方教育的一些观念,但是如何放在实践中合理应用、成功操作,对那些想深入了解西方教育世界面貌的人来说,却苦无头绪。笔者以为,这套《疯狂学校》,用文学的形式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很好机会,得以将真实的西方教育直观展示在中国读者面前。

首先的一个观念便是“学生主体”或者叫“学生本位”,意即教师放低身段,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与孩子平等。从戴西老师节节课都让孩子们教自己知识来看,并非是她耍滑躲懒,或者确实是“实在笨”,这样做,无非是根据现有的学生状况,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要知道,现在的学生智力之高,是远强于现在这代父母小时候的。简单的四则运算和词汇积累,已经不能构成现今小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应该是注意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激发他们对知识探索的热情,和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然而这种教育理论上的东西究竟要如何巧妙地转换到教学当中去,也许戴西老师的办法值得教师们借鉴。

第二个观念就是鼓励为主。此处的鼓励不是光从语言上的鼓励,而是有切实的好处的鼓励,也是平时我们说的“胡萝卜”政策。儿童的年龄和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理解过于深奥和抽象的语言。与其花上半天的工夫与他们大谈道理,不如在实际行动中慢慢引导他们自己去感悟和发觉。克卢茨校长的所作所为,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体现。只不过他稍微做的过火了一点,夸张的后果连孩子们都开始思考起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过反过来看,这不正是克卢茨校长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让孩子们感悟“过犹不及”的道理吗?

第三个理念是目标导向,注重体验和过程,弱化结果。这可以从美术老师汉娜太太和图书管理员卢比太太的教育中得到启示。对审美和阅读的兴趣,是要培养的,而培养的方法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创造的美好。尽管结果与世俗的标准可能产生偏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也许只是小小的灵机一动、甚至目的只是为了自己偷懒而开脱的狡辩,但是这中间是“用了创造力”的。从“牛顿的苹果”到“爱迪生的电灯”,又有谁能说那些影响人类的大发明不是因为“灵机一动”和“想要偷个懒”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