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际遇总是飘渺不定,但是又在冥冥之中有一条必经之路,有人说人生没有命运之说,但是,很多时候,不是你选择了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了你,这就是《陈寅恪的最后贰拾年》所带给我的冲击,这也是陈寅恪选择做一个文化人,做一个知识分子的悲哀,也是做一个史学大家的魅力。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留在了大陆,留在了中山大学,他有选择的机会,他可以选择离开,离开了,就没有了他孤独的岁月,没有他饱尝艰辛的时光,也没有这《最后的贰拾年》。但是,正是因为他是陈寅恪,他骨子里留着是文人的血,他的故国情怀,中华文化在他身上留下了太深的的印迹,以至于不论他走到哪里,心里都寄存了那份对中国的思念,只有留在故土,才能一丝慰藉,即使这份故土正在经受这巨变,新时代的洪流将把每一个学人吞没,这是陈寅恪所无法逃避的。
作者陆键东并不是什么出名的作者,也不是对陈寅恪有多么深刻研究的学者,但是,这本书却带给人一个真实的陈寅恪,一个孤独但又不甘寂寞的老人,一个清高自傲、有着自己坚持的独立意志、自由学术追求的学者。
书中从1948年陈寅恪南下决定定居广州开始,到1969年陈寅恪在文革中含恨而亡为止,对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从1948年陈寅恪面对的彷徨,面对出国就教于剑桥,抑或前往台湾,或者留在香港大学,还是回归大陆,到受聘于岭南大学,后合并为中山大学,到他在学术上孤独的前行,再到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的坚持的精神,再到他倾注心血的著述历程,最后默默的走完人生最后历程。这以全景而又细致的描写,让人叹其之无奈,赞其之学术精神与人格魅力,愤其之不幸遭遇。
陈寅恪毕生之追求可用8个字概括,“独立意志,自由精神”,这种思想在其为悼念好友王国维之悼文中即是清清楚楚,“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好一个“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这一句话道出近代学术大家精髓所在,王国维之死学术界有殉清、被逼等各种说法,但是真正也自由陈寅恪理解了王国维,所谓惺惺惜惺惺,大概就是如此吧!陈寅恪在哀悼王国维之时,是否已经遇见到了自己最后二十年的命运,从而发出这样呐喊呢?我无从得知,但是,他大概是看到了新时代的洪流是要摧毁中国文人自古引以为傲的风骨,这大概是不错的。
在写这篇悼文之时,陈寅恪肯定是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的,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共同的特点,何况马克思主义自30年代开始就成为了一种进步的学说,陈寅恪也可能预感到了学人在马克思主义的统治下会有什么后果,因此才坚持“学术绝对独立于政治”这样的人生信条。即使是这样,陈寅恪依旧没法逃过建国后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没有逃过“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头衔,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我想可能没有人能够逃过那段岁月。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陈寅恪会不会选择离开呢?历史不可以假设,但是如果可以在一次选择,我相信陈寅恪也会选择留下,这种选择无关爱国精神与要求进步,也无关我们后来津津乐道的知识分子对新社会的期待与渴望(其实,我个人一直是很怀疑这种渴望与期待的真实程度的),这种选择是对中国文化的依恋,是中国文人骨子里的与生俱来的傲骨所决定的。陈寅恪与王国维是中国文人的典型代表,也是最有魅力,他们的坚持,他们所看重的文化的精神,恐怕是难以用所谓“不为五斗米折腰”来形容的。
那一个时代的风流人物大多出身书香门第,我以前不知道这四个字意味这什么,但是从陈寅恪身上我看了文化的传承,陈寅恪的爷爷值得一提,就是在维新变法中率先表示支持的地方官员——湖南巡抚陈宝箴,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是湖南人的关系还是什么,一下子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陈宝箴是乱世时代那种一生忧国忧民却又生不逢时的人才,陈寅恪之父陈三立也是清末民国初年的风流人物,才子之名扬于神州大地,陈寅恪三兄弟皆是全国知名的文人,画家、诗人、学者是他们共同的头衔。通过这些,再来看陈寅恪那一份对“独立意志,自由精神”默默的坚持,似乎有更多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物。
我不想赋予陈寅恪什么悲情的色彩,但是不幸的是,那个时代留下自由悲情。在我的眼里, 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是中国的稀世珍宝,是中国以后再也不会有的一代人,因为那一代人都经历了时代的巨变,三个朝代的更迭,那一代学人大多有着游学欧美的经历,他们学习了欧美先进的文化,那是同时身上又有着深深传统文化的烙印,他们可以毫不费力的读线装书,可以信口拈来一首绝句或律诗,可以对这戏曲如痴如醉,而现在我们这一代不知文言为何物,更不用说诗词与戏曲了,这究竟民族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没人能够回答。
这是那个疯狂的时代所造成的结果,追究责任是没有意义的,到不如细细品味那个时代,解读那个时代的人,尤其那个时代的学人,更是那个时代的传统文人,当他们面对一种主导的学说,一种自诩为真理的学说,并具有巨大权力可以随时消灭自己,陈寅恪们是怎样的心态呢?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中国文化在那个时代超浓缩体验。陈寅恪始终是寂寞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精神,时代如果把他遗忘了,那也许会比较好点,但是,一个最不想出名的人却总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从他写《论再生缘》到《柳如是别传》,在到《元白诗证史稿》,他都是一边经受着批判一边呕心沥血的著述,面对时代的疯狂,他有着自己的观察,所谓“吾的之碑文必将流于后世,是不会堙没的”。好一个不会堙没,一个学人的眼光居然穿越了时光,比某些政治家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他的坚持正是因为他坚信这一点,陈寅恪在那个时代是孤独的,但他的精神不是孤独的,将流于后世。
在我的前二十年之际,有幸拜读了《陈寅恪的最后贰拾年》,陈寅恪,一个独行者,前进在自由的道路上,他的最后二十年献给了文化,他恪守了他的准则。他留给我们的除了他的学术成就外,更值得我们继承的是他的“独立意志,自由精神”,作为一个后学,怀念陈寅恪。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3:52:3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0675.html